《发展心理学》(第10版)由黛安娜、萨莉、露丝合著,被美国500多所大学指定为教科书。
3-6岁儿童的发育迅速,但速度会慢于0-3岁期间。随着身体和大脑的发育,以及耐力和免疫力的提高,此阶段儿童会掌握越来越多的动作技能。家长必须注意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口腔健康。
3-6岁儿童的睡眠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呈现稳步减少的特征。少数儿童会有睡眠惊扰、梦游现象。家长不必过度担心此阶段儿童的尿床现象。
学龄前儿童的大肌肉动作技能(gross motor skills)也在显著提高。他们越来越熟练地跑、跳、爬等。儿童获得越来越多的精细动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s),有利于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皮亚杰对人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童年早期被称为前运算阶段(preperational stage),大约从2岁到7岁,儿童的符号思维和表征能力迅速发展。
书中给出了符号功能(symbolic function)的定义,即能用符号或心理表征(词语、数字或图像)来代表特定的意义的能力。学龄前儿童通过延迟模仿、假装游戏(pretend play,又称想象游戏或戏剧游戏)和语言的发展来展示符号功能。他们开始能理解空间中的客体,例如模型、地图、比例。皮亚杰认为此阶段儿童可以进行转换推理(transduction,主观上把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但仍然不能从逻辑上推论因果关系。学龄前儿童开始理解同一性(人和事物的本质不因形式、大小或外表而变化)和分类(区分相似性和差异性),能辨别五条计算原则(一一对应、顺序、顺序无关、基数、抽象)。
学龄前儿童的前运算思维具有局限性,显著特征是中心化(centration),即只关注情境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这限制了年幼儿童对社会及物理关系的思考。中心化有多种表现,例如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和不能理解守恒(conservation)。
学龄前儿童逐步理解思维,开始有社会认知,开始区分错误信念。有的孩子甚至学会了欺骗。说谎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体现。
很多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差异,例如社交能力和语言发展、年幼儿童在家里听到的谈话类型、鼓励假装游戏的家庭、在家里听和说两种及以上语言的双语儿童、不同文化看待心理的态度等。
许多学者研究记忆发展。信息加工理论家把记忆看成文件编排保存系统,包括编码(encoding)、存储(storage)、提取(retrieval)。信息加工模型认为大脑有三个“存储器”,包括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是指来自感觉信息的暂时“存储器”。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个体积极加工信息(试图理解、记忆和思考)的短时“存储器”。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是一个拥有无限容量且能长久保存信息的“存储器”。
工作记忆与中央执行(central executive)功能紧密联系。中央执行是指计划和实施一些有目标定向的心理活动。到8-10岁才发展成熟。
书中指出,“中央执行把信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进行进一步加工。在执行其他任务时,中央执行能通过把信息转移到两个独立的辅助系统中,以暂时扩大工作记忆的容量,其中一个辅助系统保存言语信息(像数字任务),另一个辅助系统负责保存视觉/空间图像。”
提取记忆的常见类型包括再认(recognition)和回忆(recall)。随年龄增长,儿童这两种能力会增强。
许多学者提出了智力测量方法。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可以用于两岁及以上儿童。修订版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可以用于2.5-4岁、4-7岁不同年龄段。很多因素会影响儿童助理测验的成绩。家庭经济会通过健康、压力、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间接影响智力。但如果父母亲常常激励和悉心照料孩子,会对贫困家庭的孩子的智力起到保护性作用。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即“儿童在成人指导下,借助他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这个理论可以用于测量儿童的潜能,而非儿童已经掌握的知识。
在学前教育方面,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学习为导向的幼儿园的儿童,具有更高水平的学习技能和动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