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帝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的《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写作于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年代,对诸子学说多有吸收,并深受影响;其中黄老道家,《周易》与《内经》关系最为紧密。
今天来聊一聊其中的“阴阳离合论”篇章:
1.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duì),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中身而上”也就是人的上半身,属于“广明”,“广明”的下面属于“太阴”。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
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阳明”下端起源于“厉兑穴”,所以称为“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厥阴”表面,称为“少阳经”。
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少阳”下端起源于“窍阴穴”,因为“少阳”在厥阴之表,所以称为“阴中之少阳”。
2.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hé),少阳为枢(shū);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bó)而勿浮,命曰一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三条阳经的分离和合并,就像一扇门。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阳”就是门打开了,“阳明”就是门关上了,“少阳”就是半开半合;“太阳“为开,在外表;“阳明”为合,在里面;“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作为枢纽。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虽然是三种状态,其实是一扇门;三者之间,并不是各自为政。
搏而勿浮,命曰一阳: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相互发生作用;但又不上浮,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3.帝曰:愿闻三阴?岐(qí)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jué)阴;厥阴根起于大敦(dūn),名曰阴之绝阴
愿闻三阴:请您讲讲三条阴经吧。
外者为阳,内者为阴:在外面的称为“阳”,在里面的称为“阴”。
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所以在里面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
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三阴中的“太阴”根部起源于“隐白穴”,“隐白穴”在脚大趾的内侧,“太阴”又称为“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太阴”的后面,称之为“少阴”。
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根部起源于“涌泉穴”,在脚底;“少阴”又称为“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少阴”的前面是“厥阴”。
厥阴根起于大敦,名曰阴之绝阴:“厥阴”根部起源于“大敦穴”,“大敦穴”在脚的大趾外侧,“厥阴”又称之为“阴之绝阴”;表示阴气到头了,马上就要变成阳气了。
4.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再来看三条阴经的离合。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纽。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三条经脉是相互联系,相互发生作用的。
搏而勿沉,名曰一阴:但又不下沉,合而为一就是“一阴”。
阴阳,积传为一周:“阴阳”二气相互往来,流传周身。
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形体气血表里,相辅相成,促进身体健康。
“阴阳离合论”将万事万物一分为三,创立了“三阴三阳”学说,指导人体的十二经络理论。
“三阴三阳”其实是阴气和阳气盛衰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三阴三阳”运用是广泛的,可以随机应变的解释人体生命的复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