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讲学习和讲政治
第三节 讲政治(中)
帝王用人,首推“忠心”二字。赵匡胤当然也是如此。
赵匡胤对大臣的态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要求“忠心”前提下的宽容。
赵匡胤宽容的例子很多,最显著的便是对后周君臣的态度方面。
比如对后周小皇帝、太后等,一直养他们到老。
对后周三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赵匡胤建国后,仍留任三人为相,起到了稳定政局、安抚人心的作用,同时可以利用他们处理政务的熟练程度,使政务等心应手,不产生迟滞。
赵匡胤此举,可谓深谋远虑,一箭双雕!
建国初期,因为政治的需要,让他们三人整整作了三年宰相。
三年当中,赵匡胤对他们十分优待,加官进爵,屡有封赏。三人也乐于合作。
特别是范质,不仅带头废除了宰相“坐而论道”的制度,史书说他“下制书、诏书从没有逾越规矩,任命刺史、县令,都是以当地民政为急要,派遣使者巡查民田和按察刑狱等,都要亲自接见,确实能体现天子忧劳勤勉之意者,才下派出去。世称'贤相'。”
总而言之,一句话,两个字:忠心。
所以,三人稳稳地当了三年多太平宰相,直到公元964年初,此时国内政局完全稳定了,三人的宰相位置也该出让了,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因为还有更忠心的人,他就是赵普!
实际上,宋朝初期,所有的军国大事,都由赵匡胤自己和心腹、幕府旧臣赵普谋划决定。
也就是说,赵普做着宰相的事,没有宰相的“名”和“位”,“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那是奶牛。对于人来说,这不公平!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赵普也是主要的策划者。但是刚建国时,赵匡胤仅让赵普担任枢密直学士。
第二年(公元961年),赵普升迁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
962年,赵普便担任了枢密使,这是宋朝执政首脑之一,但还不是宰相。
964年正月初,范质等三位宰相第三次一同要求辞职。
公元963年底,三位宰相已经受到赵匡胤暗示,是时候将宰相位置让一让了。
这年十二月,三人曾两次上疏要求辞职,赵匡胤为了避免过河拆桥的嫌疑,没有立即批准。
此后,宋王朝的大臣辞职,需要三番五次才能被批准,也就成了套路。
正月初十日,赵匡胤下诏以范质为太子太傅、王溥为太子太保、魏仁浦为尚书左仆射,他们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或“平章事”,即宰相职务)算是正式被罢免了。
十二日,赵普被任命为宰相,也就出现了前文“佐料”里所说的,任命敕书没有现任宰相署名的难题!
赵普做宰相后,赵匡胤更是将他作为左右手,事无大小,都要找他咨询讨论决定。
四月,赵匡胤觉得赵普一个人做宰相太辛苦,便想到为他配几位副手,但学识有限,想不出什么名称。抓耳挠腮之余,召来翰林学士陶穀。
“历代比丞相低一等的有哪些官职?”赵匡胤劈头就问。
“唐朝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陶穀学问确实渊博,随口回答。
有名目就好办了,四月十九日,赵匡胤下诏任命薛居正、吕馀庆为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副手,在宣徽使厅上班,皇帝的敕书、制书、诏令等宰相末尾署个名而已,工资也只有宰相的一半,朝廷议事站班在宰相之下。
参知政事工作职责并不包括宣布皇帝命令,不掌管印信,不欲奏事,不押班(百官朝会时领班,同时管理百官位次)。
从此,“参知政事”登上了宋王朝的政治舞台,是副宰相职务,成为执政首脑之一。
宋朝初期,参知政事名义为宰相副手,实际纯粹是宰相赵普秘书,赵匡胤设副宰相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减轻赵普的工作压力,剔除杂事的纷扰。可见赵匡胤对赵普的器重和信任。
参知政事的设立、发展是和赵普息息相关、如影随形的。
佐料:有次,薛居正主持进士考试时,武将马仁瑀接受了某人贿赂,向薛居正请托,要他录取某人为进士。
薛居正心里不同意,但为了不惹麻烦,口里却假装答应。
放榜结果,某人名落孙山。
马仁瑀大怒,闻喜宴(礼部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那天,马仁瑀在家喝得醉醺醺,拉着某人跑到宴席上,对薛居正破口大骂,影响恶劣。
御史中丞刘温叟上疏弹劾马仁瑀,但是赵匡胤不理会。赵匡胤为什么不理会刘温叟的弹劾?就是因为马仁瑀忠心和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