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你是否也已经听过太多教育中概念:延迟满足,挫折教育,恋母情结,哭声免疫法,溺爱,规则教育,无条件的爱,正面管教。。。这些个概念,理念有的自成体系,有的相互矛盾,有时被这样解读,有时被那样解读,都很有道理。常常让我们云里雾里,不知所错,生害怕自己错过了什么,焦虑不安。
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前段时间我的一位同学谈论到她自己的两个孩子,她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懂得爱与自由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大女儿的养育,从出生起就给孩子提供了尽可能的安全舒适温暖,让女儿所接触的环境感知到的世界都是正面和谐美好,而以至于女儿入学后一度无法适应外界的复杂不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负面环境,和同学之间发生冲突了,好像也只会一味哭泣或一味忍受。她对此感触很深,问大家是否有必要在早期就对二女儿开始挫折教育?减少孩子的相对挫折感,提高抗挫能力。
想了想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理解挫折教育这个概念本身,挫折教育,认为人的一些潜能可以在遭受挫折中得到激发,如同我们平时说的那些在生活中饱经风霜历经锻炼的人往往能在逆境中更坚强也更容易做成事。真正的挫折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独立意识和责任感,让孩子学会靠自己用恰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世界。但现在存在一些家长在面对这一概念时用力过猛,常常有意去给孩子设置一些无端的挫折,甚至不愿意鼓励孩子,总是用成人的姿态指正否定孩子,好像觉得让孩子经历这些挫折才会激发孩子更坚强更努力。
我见过有家长在孩子一岁半时就开始训练延迟满足能力,每当孩子有一个愿望时就说等等,再需要也不能立刻满足。我在想可能她知道哈佛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该实验的其中一个结论是那些能延迟满足的孩子日后有更强的意志力更容易成功。但这个实验结论并不是唯一的,而且棉花糖实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无论如何,至少我们可以换个角度重新看一下,我们不希望孩子立马得到满足,可每当我们对孩子有愿望或要求时,却希望孩子尽快去完成,可想而知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指令中孩子多么不知所措。。我个人的切身感受是,孩子和我们一样是独立完整的人,很多育儿的问题都可以转过身问问自己,如果我们自己被这样对待会有何感受。试想一下,你我可能都有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感到压力和受挫的情况,那这个时候你回到家是希望你的另一半认为你是抗压扛挫能力不行,言语刺激你希望激起你的斗志呢,还是希望他能理解你的处境,安慰你的情绪,提出中肯建议。家应是温暖的港湾,家人的爱和支持让我们有力量面对荆棘。
生活本身就已经处处充满挫折,人生不如意还十有八九呢,何必还人为地给自己的孩子使绊子制造不快呢。上面所说的同学孩子的例子,不需要再费尽心思想着如何进行挫折教育,而是在平日生活中,对孩子不过度保护,不包办,给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给予尊重和爱。孩子在成长中获得了足够的温暖和爱,在父母尊重和鼓励下有了自立和自主的能力,他才有足够能量抵挡未来生活中的种种挫折。爱本身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现在各种教育概念层出不穷,也不乏一些别有目的商人或者‘专家’进行渲染和扭曲,让我们陷入其中被迷惑,感到焦虑。因为教育是一件时间跨度很长的事情,任何教育行为都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这就为伪概念或者扭曲概念的事情留出时间。当发现问题时往往伤害已经造成。分享几点简单的鉴别一种教育理念对与错的方法,希望可以指导我们拨开云雾,独立思考:
☞ 伪理念一般都充斥着对人性的不信任,对人的快乐和欲望有深刻的恐惧。认为一旦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尽情地快乐了孩子就会变坏。因为对人性的不信任,所以它的方式是控制,控制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符合了急功近利得心理。
☞ 不用看一个概念来自于哈佛还是斯坦福,而是要看它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呈现细节,似是而非的道理大家都懂,细节和经检验可落地的方法是试金石。
☞ 看孩子的反应和情绪,如果一种教育方法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应该就是正确的,美的。强制训练的东西都包含着不快乐,不快乐的东西是没有教育要素的,而快乐的东西根本不用强制和训练。童年是否有快乐和亲密关系的体验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底色美丽的孩子,生命能量才强大。
为人父母,育儿即育己,育己大于育儿。愿我们在育己的路上结伴快乐前行。
以下是高仓健晚年的一段内心独白:
相信他的母亲也一定是爱他的,只是她不知道自己爱的方式竟对孩子造成了如此的心理缺憾。或许她觉得这种严厉和冷漠的教育能使孩子变得强大优秀,事实是高仓健确实做到了。他在事业上的高度很难说和母亲对待他的方式有没有关系,或许在一方面的缺憾激励了他在另一方面的前进。人生就是这样,选择了这一条路,无论是被迫选择还是主动选择,注定就无法体会另一条未知路上的风景了。但每当看到他向下的嘴角,忧郁的眼神,他写下的这段文字,都让我有种无法言说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