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用的知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需要思考和认识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不只是个人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而且还需要为这个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么说可能会有人不爱听,会觉得这样的说法有些教条。如果仔细想一下的话,应该看到一个事实,我们都是社会动物,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话,就可以使生活其中的人有更多的闲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反之亦然,假如说,我们生存在一个比较恶劣的环境,人们的生存都无法得到保证,更不用说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细胞,那些家庭则是细胞的载体。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细胞的健康得到了保证,才可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循环。
反过来看知识对我们的影响,基础知识是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工作是个人生存和与社会联系的基本桥梁。正是有了工作和生活,人类社会才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知识具有一种天然的改造属性。
某个层面上来看,是知识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正是知识塑造出来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又是知识把这些独立的个体黏合在了一起。也可以说,没有知识对人类思想的改造,就没有更多的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生产出高效的工具。
也可以说,正是有了工具和使用工具的人,才使得人们有了更大的力量去改造这个世界,使这个世界更倾向于向人类益居的生态系统演化。由此可以看到,只要是那些有利于人们做好工作的事情都是有用的知识,
只要是那些具有教育人们变得更好的知识,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在我们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任何的经验,都是在经历惨重的代价之后反思获得的。把视线拉回到个人成长上来看,一个人应该在还没有踏入社会之前,尽可能的把可以犯的错误都犯一遍,只有那些深刻的教训,才能够让一个迷途中的人幡然醒悟。
年轻人不要害怕犯错,做为父母,应该在关键的时候拉孩子一把,不要让孩子犯那些致命性的错误。如果做父母对犯错误这件事情的认识就是稀里糊涂,那么他的孩子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在人生的路上有些坑是无法避免的,导致掉入坑的是人的本性使然。有些坑则是可以避免的,对那些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一定要心存敬畏之心,否则,付出的也必然是惨重的代价。
回到前面的问题,所谓的为社会做贡献,并不做出什么经天纬地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遵守内心的道德的声音,认识到自己对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一个公民的意识,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每一个人都希望下一代有一个好的未来。殊不知,只有在教育子女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这些用爱心浇灌出来的种子,也一定会以相同的方式反馈回来。综合起来看,做一个有自尊且尊重他人的人,并且教会孩子以同样的方式在社会上生存,或许就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
能够做到这些,需要的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更多的在社会互动中的感悟。只要用心去发现,那里都能够发现有用的知识,更多的知识是拿来用的,用来欣赏的知识,更多的只是附属品,本末倒置的求知,也常常会让人进入求知的死胡同。任何时候,只要从死胡同中走出来,前方依然阳光明媚,毕竟求知的欲望还在,只要方向对了,知识给我们回馈也将会是丰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