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贵州学习一周回来,女儿已经历了她的第一次创业尝试。
这创业尝试的时间点选的,与我的干涉完美错过。如果我在家,她的这次创业尝试说不定会受我阻拦而放弃。
这事还得从她放暑假时说起。
女儿先放假,她的朋友颖在学校时,两人便约好了假期一起去打暑假工,还说她们先打工赚点钱,再一起去大理玩。女儿告诉我们这个想法时,她爸说,你打工一天赚到多少钱我就奖励你多少钱。我心想你就惯着她吧,去打个工还有奖励。
颖放假回来的第二天,午饭后便骑上电动车,载着她去找工作了。两人从城南找到城北,看到店铺上贴有招聘广告的就去问,结果人家都要招长期的,不招暑假工。她们仍不放弃,第二天继续去找,她们原来一起学车的一个小伙伴告诉她们有个大超市在招工,他都签了合同了,她俩赶过去,人家说只招男生,她俩气呼呼地离开了。
既然找不到暑假工,就自己创业吧。在小红书上找商机,看到一家制作紫米饭的,感觉还行,便打算买材料来自己做紫米饭去学校边卖,生意一定会好。
女儿告诉我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当即就阻止了,我说学生放学都要回家吃饭,谁会来买紫米饭啊?再说了女儿平时在家连饭都不会做,她的朋友肯定也是,能做成那紫米饭吗?对于我的反对,她也没跟我争论,我以为她们不过是说说而已,也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我外出学习的时候,她们还真的行动了,女儿还拉上了她妹妹来帮忙。她那早上去上吉他课的时候,妹妹和颖就在我家厨房里捣鼓,用打蛋器把鸡蛋搅得厨房的磁砖上到处都是,总之是把个厨房弄得乱七八糟吧。晚上孩子爸看不下去了,让她和妹妹自己去收拾干净。
做好了紫米饭,下午三人便出去兜售了。选择的地点是她们高中的母校市一中门前。市一中其他年级已放假,只有高三在补课。她们在学生放学时赶到那里。她们仨站在学校门前做起了“小贩”,可是当学弟学妹往她们这儿看过来的时候,她们就装作看手机,根本不好意思与来来往往的学生对视,更别说吆喝做生意了,结果什么都没卖出去。
她们见学校边没有商机,又转战体育馆门前的广场,那里人多,热闹。她们在那里候了许久,只有一个小男孩过来问她们卖什么,她们说紫米饭,五元一碗,很好吃。于是小男孩买了一碗,蹲在她们旁边吃完了,她们问小男孩好吃吗?小男孩点头说好吃。
她们觉得很奇怪,她们做的紫米饭很好吃啊,为什么没有人买?第二天早上妹妹回去了,女儿和颖商量换个地方试试,两人想到了她们以前练车的驾校,那里地僻人多,当时她们练车的时候也经常买零食吃,应该有商机。于是颖还是用电动车载着她,她打着伞,两人冒雨来到驾校门口。结果自己的紫米饭无人问津,两人去吃早点,还去照顾了一下卖油糕饵块的阿姨的生意。
第一次创业尝试以失败告终,紫米饭还没舍得扔,装在一个袋子里密封得好好的,女儿提回家放着,我出差回来第一眼见到就问这是什么。她这才把她们创业的点点滴滴说给我听。
我问她对这次经历的感受,她说,知道了赚钱的不容易。还说,妈妈你是不知道我们那个惨,那天早上冒着雨去驾校的时候,风又大,伞都撑不住,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
想象着她们笨拙又努力的样子,其实也挺可爱。青春就是一个个经历的叠加,有经历才会有成长。尽管第一次创业尝试失败了,花了120多元的成本,最终收回五元钱,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她们敢于去尝试,说做就做,即使失败也是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