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这是罗永浩的书,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罗永浩老师终于在2021年还清6个亿的债务了!从2006年开始的15年间,他至少创业了8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能让他停下折腾的脚步。这不,2021年年底,他又准备进入虚拟现实(VR)领域了。
其实那些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人,大多都是能折腾的人:才高八斗,却饮酒误事的曹植;天赋异禀,却放荡不羁的李白;忠义两全,却被皇帝放弃的于谦……
文化学者、青年作家叶楚桥,将中国古时21位文人的人生故事,结合他们各自的诗词,写进了这本《我是人间自在客》里。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群富有特色,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的古人们,拥有怎样精彩的“折腾”人生。
一、曹植:因酒误事,以才扬名
第一次认识曹植是小时候读过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本来对曹魏就没有好感。初读这首诗,曹丕的恶人形象更是在我脑海里张狂狞笑了起来。当时感觉曹植好惨啊,父亲一死就要被哥哥刁难。又是感叹曹植的才华横溢,即使面对这样的刁难,还是可以化险为夷。
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抹杀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的,是他骨子里的不羁与狂妄。
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而最合曹操心意的儿子,其实是曹植,不只因为曹植的才华,在他众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也是因为他曾多次暗中考察曹植是不是合适的世子人选。
可即使身边的谋士再如何聪颖、能揣摩曹操的圣意,也挡不住曹植的恃才放旷。
古时的箴言说到:“酒能使人亵慢,浓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错误的,就无智慧。”
趁曹操南下征讨孙权,留守邺城的曹植,酒后坐马车在天子才能走的司马门驰道上狂奔。曹操知道之后大为震怒,本想处死曹植,虽念及父子之情饶他一命,但他对曹植也逐渐失去了耐心。
两年后,思虑良久的曹操,决定再给他最爱的儿子一次机会,让他带兵去襄樊支援被关羽围攻的曹仁,没想到曹植又喝的酩酊大醉不能领命。曹操这下真的是完全放弃了这个儿子,转立曹丕为世子。
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废汉自立为帝,曹植竟然穿上丧服大哭,这让有心人抓住了把柄,曹丕顺势用狠辣手段,清除了曹植身边的谋士满门,而曹植在太后的保护下被贬到鄄城。
某年路过洛水时,有感于楚王与巫山神女的传说,即兴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洛神赋》。多年来,人们对《洛神赋》有多种猜测,但作者认为曹植和屈原一样,都是借美景美人,来诉说自己的理想与求之不得的无奈。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曹植的才情,当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接下来介绍的这位“狂人”也对曹植赞誉有加,其所写的“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也是引用曹植《名都篇》的诗句。
二、李白:名满天下,“一事无成”
提到唐诗,我想所有人都会首先想到李白。《全唐诗》中收录了其九百多首诗,一生诗作相必有上千首。
从他的个人经历来看,他是一个全才:文章能与司马相如比肩;从小爱好剑术;学道有成,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夸他“仙风道骨”;学习过纵横之术;精通蛮语……
叶嘉莹先生用“不羁”一词来形容李白,这也是李白一生的写照,可以说是成也不羁,败也不羁。
李白从不喜欢被复杂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这点从他鲜少写约束最多的七律就可以看出。在李白的字典里,似乎就没有“应当怎么做”,从来都是随性而为。
他的不羁,体现在他的诗句中。似乎没有他不敢写的题材:“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对于皇帝诸侯,他也是想写就写:“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他的不羁,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上。他游学渝州时,曾去拜会刺史李邕,只因李刺史提醒他,“年轻人要低调”,他便当场赋诗一首,扬长而去;唐玄宗召令其填词,他却醉得不省人事;被冷水浇醒后,当场赋诗十几首,令皇帝非常满意,他却趁皇帝高兴让大太监高力士为自己脱靴。
他的不羁,让他的诗词文章显得洒脱随性,不被框架所束缚,真如仙人一般自由自在;但他的不羁,又让人觉得他的情商太低,傲气太盛,成不了大器。
事实也确实如此,玄宗虽欣赏李白的才情,却不满他的做派。李白一生想要辅佐君王,却因自己的不羁,断了自己的仕途。或许正如作者所说:“李白只为诗歌而生。”
三、于谦:为国而出,为国而默
这个于谦可不是德云社说相声的于大爷,而是明朝重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许是因为于家世代敬仰文天祥,于谦其人也是至情至性,忧国忘身。
善言,是于谦的优势,在他担任御史期间,论起百官的得失,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所以皇帝对他印象深刻;汉王朱高煦谋反,宣宗皇帝御驾亲征,待汉王投降后,皇帝派于谦历数其罪行,于谦义正辞严,仅三言两语就将汉王批得当场痛哭流涕。他的口才可见一斑。
敢言,更是于谦的一大特点。当“土木之变”,英宗皇帝亲征蒙古被俘后,京城之中一片混乱,不少人起了退缩之心,侍讲学士徐珵更是说出“星象有变,国都当南迁”这样的话,于谦当场痛批他“妖言惑众”;守卫京师之时,他大胆任用“土木之变”中逃回来的石亨,战役胜利后,石亨投桃报李,想要为于谦之子于冕申报军功,于谦当场批他“只为上司请功”,丝毫不留情面。
于谦不仅敢言善言,更是为国为民,为官清廉。他因口才而被皇帝提拔,巡视江西,清理吏治,为百姓请命,颇受百姓爱戴,他也因此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这才有了“土木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他挺身而出,守卫京城,并支持代宗上位,稳定朝局。且他入京从不带礼物打点关系。别人向他说起这事,他总是一笑置之。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他当国家需要他之时,他挺身而出;当他自身的存在,影响了江山稳定之时,他默然不语。
英宗皇帝回朝之后,代宗的身份很尴尬,本是代替英宗执政,但这个位子上去了就不想再下来了。于是两人之间的矛盾几乎无法调和。
代宗三十岁突然病危,徐珵、石亨等人见状,为了换取长久的荣华富贵,他们决定支持英宗复位。他们对外宣称,于谦密谋更换太子,所以英宗才出面稳定朝局,这才算是师出有名。
而于谦时任兵部尚书,对他们的小动作怎么不可能有所发觉,但他深知,若他出兵清理英宗一脉,虽能建立不世之功,但之后一定是诸侯并起争夺皇位,朝局一定更加混乱。所以,他静默不语,任凭英宗将其定罪抄家,最后暴尸于市。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一生清清白白,不为己利,只为家国,让人赞叹不已。
写在最后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是人间自在客》中的21位人物,才华和缺点同样突出,我们在课本中看到了一面,在真实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另外一面。他们的诗作,同样是他们一生的写照。
书中用轻松的笔法,将古人与其诗作的故事一一描绘出来,让人看到他们立体的形象,让我们知道他们不只是有才华,也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有烦恼的普通人。
书中的文字,仿佛一副画卷,将人物形象生动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他们趣事,也能借此品味人生的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