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
(多年用心整理,方便自学查询——您的慷慨点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别名——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浆、蟾蜍眉脂、蟾蜍眉酥。
药科——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产地——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药类——开窍。
药性——温。
药味——辛。
入经——心。
功效——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主治——中暑神昏,咽喉肿痛,腹痛吐泻,痈疽疔毒。
现治——小儿痰急惊风,破伤风。
参治——肺风痰喘(危急),小孩疳瘦,风蛀牙疼,喉痹,瘰疬,烂喉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发背,乳痈,乳岩,腹疽,肠痈,肉刺(鸡眼),一切无名肿毒,一切恶疮,内疔,疔黄,疔肿,疔疮对口,恶毒疗疮,疮疡焮肿木硬。
药理——强心,镇咳,提高免疫功能,抗炎,抗休克,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增加心肌供氧,保护缺血性心肌,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兴奋胃肠平滑肌,兴奋子宫平滑肌,升高动脉压,收缩内脏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输精管的收缩。
用法——丸剂,散剂,外用(研末调敷或搀膏药内贴患处/不可入目)。
用量——丸剂或散剂(常量0.015~0.03克),外用(适量)。
禁忌——有毒。孕妇慎用,外用时注意不可入目。轻用能烂人肌肉。
自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