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如果有热血,请不要用在战争中。
战争无可避免,和平也从来不会缺席。在中国的智慧中,有关战争的指导性意见当属于《孙子兵法》。不过《孙子兵法》中对于战争的讲述更多的集中在对于“势”的论述,而不是以“战”为核心。虽然“兵者,诡道也”。但是《孙子兵法》中对于战的纲领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同时也请记住,孙子所论兵法是与“肉食者”同谋的。货与帝王家才能有所用。对于“肉食者”而言《孙子兵法》则是征伐、土地、财富和威权的获取之道。
这里面唯一没有提到就是战争的残酷。只能原则上同意“止杀”。不过杀戮一旦开启,杀一个和杀一千个区别不大。但是对于个人来言,每一个“杀”都意味着一个人被无情的卷入和绞杀。
现代的战争电影通过技术的辅助,可以“更真实的反映战场,给予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官享受”。想必这样的描述在一部电影推介中是少不了。对于一位在电影院参与或是旁观一场战争的观众而言,“视觉享受”是他参与战争的最佳方式。战争电影中的镜头是在描述战争?还是在唤醒个人体内残酷的暗黑因子呢?
《雷霆救兵》电影剧照
战争电影的作用是“止杀”。尤其在《雷霆救兵》之后,战争电影中的有关“唤醒人性”的描述往往潜伏在整个电影叙述之中。正如《雷霆救兵》中用七个人的代价换取一个人的生还到底值不值得。这部电影的某些片断已经告诉了观众。在奥哈马海滩的22分钟抢滩登陆战中,无非是是想告诉那个被拯救的大兵----好好活下去。
在之后好莱坞的电影《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来信》完全是通过两个视角来阐述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发生的同一场战争。也许现在观看才会发觉当时的叫嚣和愤怒对于双方来讲都是必要的选择。那场战争的输赢、胜负现在看起来,对于双方来讲都是疲惫至极的无奈。
不过从这些电影中,我们看到战争电影中已经不是单纯的表现胜利和输赢了。而是将视野更多的投向战争中所处的人,无论是站在哪一方的。在除去战争本身所塑造的形象之外,还有作为具体的个人所应该具有的人性-----恐惧、害怕、勇敢、胆小、悲悯和善良,以及无奈。这些内容都有关于“止杀”。
《父辈的旗帜》电影剧照
《硫磺岛来信》电影剧照
在战争片无尽的杀戮中,方佛可以看到微微撕开可一角,从这个角落中始终有一缕光线照射下来。让被战火焦灼的黑土上有那么一点温暖。
梅尔吉布森导演的《钢锯岭》距离梅尔吉布森主要的一部战争电影《我们曾是战士》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如果对比这两部电影,残酷的现实和悲悯的人性组成了血腥的战场。在战场上只有死人,没有活人。
《比利 林恩的中场休息》电影剧照
就像李安导演在《比利 林恩的中场休息》中所展示的一样。一段3分34秒的战事改变了一个人。短短的3分钟,需要一个漫长的休息去溶解和消化。
对于这些战士,无人知道也无人可以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们活下来,只是为了告诉后来者“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好,哪怕是最简单得活着”。
战场上的那一切,都是谜!就像我们始终无法明白我们到底是为什么打起来的。以及我们到底赢了吗?
对于战争,只有人性会赢得最终的胜利。即便是惨淡的胜利。也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已经走出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