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别:被动模式、攻击模式、被动攻击模式、自信模式。
如果我们抑制自己的真实感受,假装一切都好,就是处于被动模式,在被动模式下,我们嘴上说的“是”,心里想的“不,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害怕激怒任何人。
被动模式的父母不媛让孩子难过,迫切希望得到孩子的爱,因此屈服于孩子们的要求。
如果我们处于攻击模式,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会采取危险和恐吓的手段强迫他们屈从于我们的意愿这种做法也许表面看来有效阻止了错行为,但我们会为此付出很大代价,孩子不会与我们亲近,因此我们的感情上无法为他们带来安全感。被动攻击模式的父母通过羞愧和内疚来控制孩子。
如果我们处于自信模式,就会成为孩子们生活之处团的船长,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和孩子保持健康的界限,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需要、愿望,感受和喜好,不会因为孩子与我们有所不同,就认为他们犯了错误。
我们不需要孩子和我们自己一样,不担心他们会感到不快乐,同时也认识到如果我们为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会妨碍他们培养真正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