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觉察和敏感

  今天听了李一诺的觉察分享,意识到确实自己过去有段时间觉察走弯路了,有点敏感。敏感是对自己过多的评价,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反应。觉察是单纯客观的反应

      “觉察”和“敏感”是两个有关认知和反应的词汇

    觉察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察觉到事物的存在、变化或者自身的状态等。比如,你在认真工作的时候,能觉察到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是一种自我观察的能力。它更强调对事物比较客观的认知,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的,像冥想训练就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自身思维和情绪的觉察能力。比如有时朋友生气,觉察到了直接说你现在很生气。朋友提到身边谁的事情,就提到这个卫生做的很不好,可以直接觉察了就说出来自己的感受。

    敏感则侧重于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一个敏感的人可能会对别人的评价过度在意。比如在团队会议中,敏感的人听到一点批评的声音,就可能会情绪低落很久。它带有比较强的主观感受色彩,而且敏感可能是天生的性格因素,也可能是因为经历某些事情后导致的。看到自己朋友圈好像点赞不多,就有点敏感觉得是不是别人对我有什么想法。其实这个有什么关系呢?做好自己

  觉察,我个人想法发现自己不完美的,也欣赏自己完美的,照顾好自己内心小孩。不过多评价,发现的当下就是成长,有时是因为没意识所以会有些行为,觉察到了就会知道为什么有这个行为。

    在生活中培养觉察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自我观察

  情绪觉察:当情绪产生时,停下手中的事情,去体会情绪是怎样的,比如是愤怒、悲伤还是快乐,以及思考是什么引发了这种情绪。例如,你跟家人吵架后,察觉到自己很愤怒,然后分析是因为对方的某句话戳中了你的痛点。

- 身体感知:关注身体的感觉,像在压力状态下可能会有肩膀紧绷的情况,或是在放松时能感受到身体的轻盈。你可以每天花几分钟时间,从头到脚扫描自己的身体,感受每个部位的状态。

  记录生活- 写日记:把每天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梳理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行为模式。例如,记录下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和当时的内心想法,一段时间后回顾就能发现自己在社交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拍摄记录:用拍照或者录像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场景、自己的表情等,之后再观察这些记录,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能够更加客观地觉察自己的行为习惯。

专注练习

  冥想:这是培养觉察力的常用方法。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当思绪飘走时,轻轻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专注力,进而提升觉察力。

- 专注做事:在日常活动中,比如洗碗、扫地时,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当下的动作和感受上,体会水流过手的感觉或者扫帚与地面接触的感觉,以此来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长期处于一个忙忙碌碌的生活状态中,我们会被匆忙的惯性带跑,习惯性地把它当做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状态。 当然,不是说这...
    萌柳青青阅读 3,398评论 0 2
  •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1、自我觉察对我们自我成长的意义所在。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自我觉察,我们学这么多东西...
    糖果屋1968阅读 3,836评论 2 1
  • (录音整理,未经陈老师审阅)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1、自我觉察对我们自我成长的意义所在。也就是说为什...
    糖果屋林阅读 6,963评论 5 20
  • 在这次训练营中,讲了很多实例,一些负面的语言,被情绪掌控的后果,不正向的信念带来的危害等,每次听课,都有无数共鸣,...
    曦菡汐阅读 3,003评论 0 0
  • 本文通过解析克氏一篇经典对话,和读者共同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觉察”。 觉察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举足轻重,尽管克在《...
    观自在世界阅读 12,789评论 89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