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丝是一种舶来品。网眼组织,最早由钩针手工编织。欧美人在女装特别是晚礼服和婚纱上用得很多。18世纪,欧洲宫廷和贵族男性在袖口、领襟和袜沿也曾大量使用。
十四世纪,天主教奉行禁欲主义,通过戒除肉体上的欲望与享乐来实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可以想象当时少得可怜的娱乐活动。蕾丝就最早出现在十四世纪的欧洲大陆商业中心——弗兰德斯。
早期蕾丝以金属丝编织而成,特别有钱的贵族土豪用金银丝编织的蕾丝,没那么有钱的只能用铁丝,直到十五世纪蕾丝才以丝或棉为主材料。所以早期的蕾丝是非常沉重的,想穿蕾丝没点体力不行啊,不知道这是不是蕾丝起初男人穿的更多的原因。
早期的金丝蕾丝
随着欧洲商业中心从弗兰德斯转到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十六世纪蕾丝在意大利流行起来。和楼上的小织女说的差不多。当时贵族妇女受到教条的诸多限制,没啥好玩的只能织蕾丝,后来她们又将织蕾丝的手艺传授给了教会的修女。而修女们用蕾丝手艺赚点外快,于是蕾丝首先在意大利的修道院中风靡起来,最先用在教堂的装饰中。
十六世纪时蕾丝只能通过手工完成,所以价格昂贵,贵族们也只能在袖口或领口装饰上一小段蕾丝。现在能明白为啥总在有钱的地方流行蕾丝了吧~
那个时候贵族王室都是很严重的蕾丝控,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伊丽莎白一世。传言伊丽莎白身形消瘦,为了挡住细长的脖颈她始终戴着蕾丝制成的拉夫领。苍白纤弱的伊丽莎白与她雪白硬挺的拉夫领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标志,堪称当时英国的全民偶像。
贵族为了效仿女王的拉夫领,不惜用金属丝做支架。Ruff领非常僵硬以致穿戴时无法低头,吃饭时只能用长柄勺喂到自己嘴里。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硬拉夫领热度逐渐褪去,自然下垂的软拉夫领成为流行。
蕾丝象征着什么呢?是女人。是性感。也是浪漫和风情。
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里雍容富贵的梁太太出场时:穿着西式衣装,戴着垂有绿色面纱的黑草帽。面纱下脸神秘俏丽,那是想像对容貌的弥补。
中世纪时期,大家以穿得起精致的蕾丝为权利地位的象征,因为在传统手工制作时代,蕾丝制作费时耗精力,所以一般的百姓很难拥有蕾丝的相关制品。
到今天优秀的蕾丝单品依然很贵。像Chanel这类高级品牌,每年仍会花重金来扶持传统古老的高级蕾丝手工作坊,就是为了能够让奢华精致的蕾丝面料得以传承。
因为只有最高级的蕾丝织物,才能将属于一件衣服的品质感,更将属于时装的艺术之美呈现地淋漓尽致。
无论如何,在春天怎么能辜负蕾丝呢?今天给大家推荐几款蕾丝单品;
蕾丝衬衫
蕾丝和衬衫的拼接是女人味和正式感的结合。在春天,类似的点缀,是轻盈,也是性感。
作为初春的过度单品,蕾丝衬衫没有裙装那么清凉,但也多了春天的无限浪漫。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刚刚好。
蕾丝飞袖蓬松俏皮,如果有飘带的点缀,还能灵动而优雅。看了蕾丝元素的衬衫,画风明显有了质的飞跃。从休闲元素摇身变成了女人味的代名词,多了一些妩媚。
搭配长裙,裤装都非常好看;搭配裙装摇曳出优雅的身姿。若隐若现撩拨心弦又让人着迷。裤装的利落和蕾丝衬衫的精致相互平衡,层次感十足。
蕾丝裙装
股线蕾丝是最流行的蕾丝工艺。股线蕾丝以中小花型为主,服装的廓形也变得更加宽松。
结合新的设计手法,让蕾丝裙装有了清新的感觉。少了一点性感,多了几分少女的质感在其中,变得更加好穿。
蕾丝裙一直都是女性衣橱中,仙气撩人的最佳担当。繁复的蕾丝,在肌肤上缓缓铺开,透视的设计,充满风情。
不过蕾丝裙穿的不对,很容易穿出地摊货的感觉,在挑选颜色上,一定要注意细节。首先从颜色上来选择,紫色和水粉色对我们黄皮来说不是很友好,除非你是皮肤非常白的人。
而纯白色的蕾丝裙圣洁高贵,更能凸显蕾丝唯美优雅的女人味本质。黑色,能带给蕾丝裙一种强烈的气场。在凸显成熟的同时,还能多一点酷劲。
不过非常适合春夏季的淡色系完全可以尝试,像这种淡淡的颜色,少女味十足,也很有青春气息。
蕾丝花边领子
曾经,DIOR 先生谨慎克制的把蕾丝用在晚礼服、小礼服、衬衫上,以免穿起来老气;这也是很多人都不敢尝试蕾丝的原因,觉得难穿。
实际上,这些年少女感是服装界的重点词,所以很多品牌和设计师都开始在领子上加蕾丝;
秀场上夸张的泡泡袖配上蕾丝娃娃领,显得复古又不失摩登。最火的要数 Miu Miu 2020 早春系列,推出了多款刺绣娃娃领衬衫,搭配短下装。
蕾丝领子的衬衣,搭配春天的各种套头毛衣、外套有一种甜美的仙气在里边。就算穿一身黑也能秒变为气质邻家女,是不是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