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买了有很多年,当初没有坚持把它读下去,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之后对自己的阅读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读起书来还是那么随性,自由。因为此次共读,所以把这本书又翻了出来,发现封面依然是那个亮黄色的头发,浅黄色的书,以及大红色的衣,好吧,我承认我的关注点有点奇怪,但多年后真的只有这个色彩鲜艳的封面,还有那个《益智游戏》电影里的真实故事还留在记忆里。
今天认真翻看封底,这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决定要好好的读一读: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所谓骨架就是一本书的结构以及他内在的逻辑性吧。是不是像我们做思维导图一样的,把它的框架整理出来呢?
读序言,记下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1、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
2、作者重写这本书的理由和新增内容:
@学习“如何阅读”的新观点
@对复杂阅读艺术更深的理解与更完整的分析理念@如何弹性运用基本规则做不同形态的阅读
@新发明的阅读规则
@读书应如金字塔一—基础厚实,顶端尖锐等概念。@如何阅读一系列相关的书籍,并清楚掌握其针对同一主题相互补充与冲突的问题。
@介绍4种不同层次的阅读一—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以不同的阅读方法接触不同的读物:如何阅读实用性与理论性作品、想象的文学(抒情诗、史诗、小说、戏剧)、历史、科学与数学、社会科学与哲学,以及参考书、报章杂志,甚至广告。读第1篇一—阅读的层次。摘录我认为是重要的内容:
@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做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的。
@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现代的媒体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因为这些精美包装的资讯,让读者用不着自己做结论。
@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即使是接收信息,也应该像是棒球赛中的捕手才对。
@阅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讯而读,还是为了求得理解而读?
@阅读艺术,就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借助任何外力,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这里的“学习”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在两种状况下,我们会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一是一开始时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作者比读者高明。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我们必须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阅读形态,这种区分对阅读的本身以及阅读与一般教育的关系都有很重大的影响。
@自我发现的学习方式就是没有老师指导的方式,而被引导的学习就是要旁人的帮助。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只有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的学习
读第1篇一—阅读的层次。摘录我认为是重要的内容:
@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做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的。
@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现代的媒体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因为这些精美包装的资讯,让读者用不着自己做结论。
@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即使是接收信息,也应该像是棒球赛中的捕手才对。
@阅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讯而读,还是为了求得理解而读?
@阅读艺术,就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借助任何外力,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这里的“学习”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在两种状况下,我们会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一是一开始时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作者比读者高明。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我们必须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阅读形态,这种区分对阅读的本身以及阅读与一般教育的关系都有很重大的影响。
@自我发现的学习方式就是没有老师指导的方式,而被引导的学习就是要旁人的帮助。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只有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的学习者。
@指导型的学习与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就在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者是立足于自然或世界的,是阅读自我或世界的学习。指导型的学习是立足于传达给他的讯息,是阅读一本书,包括倾听,从讲解中学习。
@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
@阅读就是一种发现。
两页书能说清楚的东西足足写了将近二十页,实在是细致入微,不厌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