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徐则臣的《露天电影》,我不由自主设想,如果把“露天电影”当作一道命题作文,我会怎样写?
可以肯定,我会从自己熟悉的场景选材:夏收暂告一段落,生产队安排了某个晚上在某个村某个开阔的场地放露天电影。
消息传开,临近几个村的大人孩子都沸腾了,人们的茶余饭后紧紧围绕“露天电影”这个话题。短短几天的等待变得无比漫长。
那一天终于来到时。
本村的孩子们下午两点多钟就顶着能把皮肤晒裂的骄阳,把家里能搬出去的板凳椅子都搬出去,占了最好的位置,即放映机附近的位置,自主安排了小伙伴轮流守卫,谨防被鸠占鹊巢。晚饭,当然很早,当然轮流吃。家庭主妇炒好了黄豆或事先买好了瓜子,装在每个孩子衣服裤子口袋里当零食。
外村的孩子们当然没那么幸福,早早吃完晚饭,他们扛着凳子,疾走到放映场,找一个自以为最佳的位置,其实,已经是比较边边角角的位置了。没关系,可以站起来,站在椅子上或者凳子上,只要看得见那块白布上的人物景致就行了。
看周围,哪哪都是人,墙头上,居民家阁楼露台上,都是人,还有在银幕后面看“反”电影的。
只要能看,在哪儿看,有什么所谓呢?
如果我写“露天电影”,我会记录这些印象中的观影情景。
如果要把“露天电影”写成一个故事,我会虚拟主人公,带着我熟悉的影子,写我熟悉的人物经历。
我肯定想不到,可以选择写露天电影背后隐藏的故事,比如徐则臣的《露天电影》这个故事。
徐则臣的《露天电影》,无论选材还是写法,都值得我好好赏析。
选择性全知视角
选择性全知视角类似“独眼看”,选择一个人的视角来看。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叙述。
《露天电影》用第三人称来写,选择了主人公秦山原的视角,把他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着行文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其他人,只有语言、动作、神态,没有心理活动。
三一律
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露天电影》讲述了秦山原从头一天傍晚到第二天早上,在扎下村,因15年前放映露天电影备受村民尊崇,所以随心随性而为导致欠下孽债,如今被孙伯让报复恐吓的故事。
故事内容丰富,秦山原15年前是扎下附近村子露天电影的放映员,在文化贫瘠的当地,他成为了村民眼中的文化使者,他自己也觉得他给村民开了眼界,传播了文化。他用枯笔随手写了“扎下”这个村名,刻在石碑上,至今依然立在路边。他轻松地给一个手脚不干净的小伙子写了模糊表达让人抓不到错处的推荐信,让他顺利进了工厂做临时工,虽然后来因盗窃被开除,工厂也没办法在推荐信上寻找村里的过错。他得到最高礼遇,每次到扎下放露天电影,都吃大队部厨子老方做的盛宴,村里德高望重的干部作陪,住在最盛情邀请他住宿的人家里,被年轻妇女和小伙子们热烈追随。他被小伙子们众星捧月似的围在放映机旁,只为崇拜他,想要学会放映电影;只要他勾一勾手,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会跟他走,躲到他愿意的地方行苟且之事。冥冥中似乎有种力量在召唤他。15年后,坐一辆破车,因为等待修车时远离客车的一泡尿,让秦山原看到了刻有他亲手写的“扎下”两个字的界碑,他进了翻修一新却印象中极其鲜明的扎下。露天电影已是遥远的历史,但看过的电影和秦山原还在人们的记忆中。依然像15年前一样,他受到热情接待,依然被众星捧月般围聚在人群中,依然吃老方做的饭,村长作陪,依然人人抢他到家里休息。不同的是,他被妇女冷落。这一次,接待他的是孙伯让,孙伯让说秦山原教会了他放电影,是他的徒弟,必须要好好招待他。秦山原跟着孙伯让,游遍了他印象深刻的扎下的角角落落,那些角落都留下了他与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的风流韵事。秦山原没想过,当年孙伯让老婆被他吸引,后来被他的接班人拐跑,因而满心愤恨,他的故地重游,给了孙伯让报复的机会。孙伯让在家里给他放电影,仿照电影情节,对他恐吓报复。一泡憋不住的尿让他现了原形,现了本性。
展现人性
主人公秦山原的人性展现,如剥笋般,一层一层逐渐显露。他是15年前扎下村的电影放映员,文化传播者,给村民播放了大量我们至今依然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如《少林寺》《火烧红莲寺》等,受到村民热烈欢迎、热情招待和至高无上的崇拜。后来,他回了城,成为大学教授,作家。带着美好的记忆,经过扎下的秦山原临时决定进村去。他是还受到热情招待,受到一个七八岁孩子臭蛋的追随。他没想到,因为他,孙伯让的老婆跟他的接班人跑了,他受到报复。孙伯让带着他重新寻访过往,在他脑中的所有美好记忆,在他与孙伯让的对话以及他的回忆对比中,统统成为了他对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令人不耻的苟且。他没有想过,他的所作所为破坏了多少家庭,伤害了多少崇拜他追随他的人们。他的丑恶嘴脸和卑劣人品暴露无遗。他被孙伯让报复,既让我痛快,也让我同情。
臭蛋对露天电影的痴迷,是孩童时代和年轻时代的孙伯让们的投射。为了能看电影,臭蛋可以一直追着秦山原,他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可以背很重的包,一直不撒手,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平时难以忍受的劳累、辛苦,都不放在心上。
孙伯让,秦山原的追随者,崇拜者,以能为秦山原播放电影骄傲。妻子被秦山原吸引,被秦山原的继任者拐跑,他对秦山原心怀恨意。秦山原的到来,给了他对报复秦山原的机会,他用从秦山原那儿学会的放电影的技术,一边为他播放电影,一边用电影情节对秦山原施行恐吓和报复。他的恐吓和报复行为,让我既因为他报了仇快乐,又让我感到他手段的卑劣。
篇章结构
《露天电影》以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秦山原到扎下前后的经历,同时以秦山原的视角插入了15年前的相关故事。行文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前文很多细节为后文埋伏笔,阅读到后文,才恍然大悟,原来,前文对这件事情有铺垫,有交代。
故事开头,一辆破客车,车坏了时,司机让乘客下车男左女右拉尿,让所有乘客“出门在外,不要讲究”。秦山原是个文化人,也是个讲究人,在车两边尿不出来。第二次车坏了时,他远离了道路,到路边村子外一个草垛旁艰难地长时间淅淅沥沥地尿了。这个情节和小说结尾秦山原被孙伯让报复,不准他小便,天亮后,臭蛋发现他座位下面一片湿,笑话他:“尿裤子啦!”
秦山原看到界碑,蹲下来在泥地上比划“扎下”两个字,已经觉得很不像了。读到后面,才发现,“扎下”这两个字出自他的手笔,而且,使用秃了的枯笔漫不经心书写的。可见,秦山原确实是个文化人,书法功力了得,他语言文字能力也极强。他玩弄文字,让一个手脚不干净的小伙子成功进入工厂做临时工,人品败露,村支书也因为文字表达得当没受到责备。他受到扎下人崇拜是很有原因的。
秦山原进了村,见到了七八岁的臭蛋,臭蛋不知道露天电影。他对臭蛋嗤之以鼻:“连露天电影都不知道!”随着故事的深入,随着其他人对露天电影的讲述和对秦山原的崇拜,臭蛋对露天电影产生了莫名的兴趣,成为了秦山原的追随着。臭蛋是秦山原进村时第一个见证者,也是秦山原尿裤子的见证者。
在众星捧月般被众人围聚在中央的秦山原看见两名妇女,她们都认识他。但是,他只对年轻女人感兴趣。这两个妇女成为了故事的转折点,他回忆起了美好的过往,此后,他的丑恶嘴脸逐渐显露出来,在孙伯让的引导下,他斯文、有礼、备受崇敬的面纱全被撕开,他的卑劣,无耻全部显现。
孙伯让的报复手段似曾相识,放电影给秦山原看,从电影情节恐吓他,采取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紧紧扣住了“电影”这一主题。
我一口气读完这篇小说,意犹未尽。
小说人物形象独特,选材独特,视角独特,是属于异质性的人物,异质性的事件。
很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