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当别人在讲话时,认真倾听是对讲话者的一种尊敬。”其实,倾听不仅仅是尊敬,而是一种修养,亦是一种品徳。
一句话,若只听一半,很容易对讲话者造成误解,从而做出错误判断。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拿了两个苹果,妈妈问他可否分享给她一个时,孩子说可以,当他需要先在每一个苹果上各咬一口,妈妈当时就非常不高兴,但并没有立即批评孩子,而是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孩子说:“我想知道哪个苹果最甜,我要把最甜的给妈妈。”试想,如果妈妈不分青红赵白就批评孩子一通,岂不是辜负了孩子的一片孝心。因此,先倾听,再分析、后评判,才是有效沟通的途径。
曾经有一次,班级组织学生洗澡,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偷懒不去洗,我专门去男女生寝室督促,并去澡堂检查。当我走到男寝门口时,我班的生活老师告诉我,我班的小宇拿的有手机,昨天晚上她好像看见了。我一听,当时就火冒三丈,立即就想给他的家长打电话证实一下他的手机是否在家。因为这周返校时我给家长发了4遍信息,让家长监督孩子严禁将手机带到学校,并且在学生面前一再强调带手机的危害和班级处罚制度。在这个风囗浪尖上,竟然还有人带手机,不是自找麻烦吗?
我一边往教室走,一边思考处理方案。冷静下来,我决定等小宇洗完澡后,再找他。我当时想,他若拿手机了,极有可能洗完澡回寝室偷偷玩一会。所以决定偷偷去寝室探探,最好能抓他个正着,让他无话可说。谁知当我刚走到男寝一楼门口时,生活老师说小宇刚才拎个包已回教室了。我赶紧又回到教室,看见他在教室坐着,便把他叫了出来,我刚开口问一句:“你带手机了?”他便有些委屈地说:"老师,你先听我把话说完。"我略一思索说:“你说吧。”
“我根本没带手机,但生活老师根本就不听我说。” 小宇有些情绪激动。
“那昨天晚上你拿的什么?"
“是电灯。”
“什么样的电灯,拿给我看看。”
他很快从教室他的包里拿出了一个圆柱形的电灯。
“你拿灯干什么?”
“我看书用的。"
“看的什么书?”
他拿出一本新锐阅读。我这时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因为我知道,这个孩子虽说平时表现不是太好,但还算诚实,他的话我能信。随即我又对他说:“我当然相信你不会带手机,做人贵在诚实,不管别人怎么说,但我决不会只道听途说,我会调查清楚,决不会冤枉你,你能坦诚告诉我,这就是最好的。但书没收,因为这本书不适合你看,灯先放我这,这周回家时,你再带回家。”听我这么说,小宇很乐意的接受了。
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倾听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认识到很多矛盾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缺乏认真倾听,不能容忍别人把话说完造成的。
我们要想改善与学生的沟通效果,就要拥有觉察力,因为觉察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觉察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要觉察自己,不让自己受情绪干扰,二要觉察学生的言行细节和行为背景。弄清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即弄清“行为前事”),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为了让沟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还要觉察学生言行的正面动机,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善于忍耐和倾听,要给孩子说话的权力和机会。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会认真倾听的人。拥有觉察力,耐心等一分钟再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