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买房前,个人也完全是门外汉,对楼市一窍不通。但跟不同的中介接触多了,最大的感受是,大部分的中介都不够专业🤷。没办法,那就从零开始去学习,去了解房地产行业,努力把自己变专业,于是有了这系列思考笔记。
努力让自己做一个专业的人,至少看起来是专业的。这也是个人信奉的人生原则,例如为了指导小孩学钢琴,自己也从零开始学钢琴;为了小孩用英语,自己从头开始练口语;为了买房,那就从零开始学习楼市的门道……
这篇是关于买卖房方法论的思考。也就是什么时候可以买,什么时候可以卖,得有方法和理论指导。这是市面上中介所缺失的,无法给你专业意见。作为房地产的外行人,我想结合其他领域的经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既然是贯穿买卖房整个生命周期,那就要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更长的时间(数年~数十年)维度去思考问题。
买卖房方法论总结起来就10个字:
1、择时
2、选筹
3、算仓
4、买入
5、卖出
择时
了解楼市的历史价格,楼市周期及顶部、底部信号。提前作出周期判断,确定大概的、模糊的周期底部时间段。选择买入年份。
选筹
了解房子升值本质、价值来源和看清隐藏的中间变量。选择合适的板块和产品,进行价值层面的估值和未来的市场终局状态(建模)。
算仓
依据家庭现金流和风险偏好,确定首付和贷款比例。如全款买房,部分贷款还是杠杆拉满。
买入
在微观层面确定当年买入月份,如避开金三银四,金九银十,政策出来后第一个月与房东谈判。掌握基本谈判技巧,通过微观认知增加收益。
卖出
提前一个周期制定卖出策略,回到择时步骤,判断下一个楼市周期大概的顶部年份和区间,择时卖出。
下面逐条来展开分析。
这一篇笔记先说择时。
择时
这里说的“择时”,是更宏观层面,拉长到完整楼市周期的买入时间判断。直白点讲,不是微观层面的今年3月份买,还是8月份买。而是选择21年买,抑或选择24年买。择时的时间跨度是以数年为单位计算。
择时是整个方法论最重要的一环,而绝大多数人都几乎有意或无意、被动或主动地忽略的环节。
很多人买房是因为到了某个人生节点,随即把买房这个家庭最重要的财富决策,提上日程表。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根本没有“择时”的空间。
比如
马上结婚了要买房;
小孩即将上学了要买房;
21年手头上突然多了一笔闲置资金,无处投资,于是就在当下时间买房
……
大部分人在楼市赚了钱,更多的是“运气好”,买房时候恰好赶上了上涨的大周期,尤其是六七十年代这一辈,十几二十年前买了房,赶上了中国经济腾飞,顺便也就吃到了房地产整体上涨的红利。
比如一线城市,从买入时候的小几十万,涨到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他们拥有的财富,并不是他们更努力或者更聪明,而是运气更好。
而另外一部分人在楼市亏了钱,更多的是“运气差”。
比如21年楼市顶点买房的人,或是马上结婚要当年买房
或是小孩明年上学了,就必须要今年买房。
哪里顾得上什么“择时”,他们运气差,没有选择。结果从21年的财富高点,只能眼睁睁看着蒸发几十万,几百万。他们亏钱,只是运气更差而已。
不主动“择时”,那只能让运气成分发挥作用,来决定家庭财富,就像杨千嬅歌里唱的
“凭运气决定我生死”。
而关于“择时”这个事情,市面上的中介或者房产咨询机构,还真帮不上忙,只能自己择时,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
中介/房产咨询机构都自身的局限性,他们本质都是商业行为,要盈利,要赚钱。因此,商业模式天然就决定了他们的立场,优先促进客户短期快速成交,不可能给客户出长期、中立、客观的“择时”专业意见。
没有哪个中介/咨询机构会告诉自己的客户,今年21年楼市太火了,已经到了这轮周期顶点,建议你3年后楼市回调再来找我买房,因为那个时候会更有性价比,同样的楼盘现在能买两房,回调后可能买到三房。
无论什么时候去咨询,中介的答案大差不多:
赶紧买,不买又要大涨了;
再不出手,便宜的笋盘都被买光了……
恨不得客户立刻付定金签字呢。他们第一优先级是成交和佣金。买入时机对不对,贵不贵,并不关心。
当然,中介服务属于商业行为,你情我愿,也无可厚非。
择时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做决策。家庭里,谁承担最终后果,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