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改命“的高考刚过,此时正值填报志愿的时期。祝愿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志愿。
遥想自己当年选择志愿的原则,非常的简单。只要能上大学就行。
《可塑的我》说,大部分人,上大学之前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人只是根据分数选择专业。我就属于其中一员。
我当时就是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填报的专业。选择专业的唯一原则,能保证进入到大学。
那 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可悲的是,竟然不知道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
而我把大学当作了我求学的终点。甚至于大学四年,我也没能认识到自己到底能做什么。
《可塑的我》书中说,被事情推着走的人,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基准,缺乏思考力。这种人最终会成为“穷忙族”或者是“最勤奋的懒人”。
“穷忙族”,是指那些看起来天天挺忙活的,但是没有什么成绩。
“最勤奋的懒人”,是指喜欢做那些不用动脑筋的事情,稍有些麻烦的事情,头就爆炸。或者稍有难度就问他人,从不思考。
通过研读《可塑的我》,我根据书中的方法,把自己从小到大,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多次扫描。发现自己竟是书中所说的“空心病”患者。
所谓“空心病”,是指缺乏自己的价值判断准则,没有思考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但内心又感觉有很大落差。
书中提到,北大著名的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根据他和学生一同工作的经验,将这一情况称为“空心病”。
记得上高三时,我的同桌是城里人,还是官二代。我当时就特别的自卑。有一次我借她的作文书,也不记得是什么原因,她没有借给我。
我就非常气愤,给她写了纸条。大概内容是,她看不起人等不好的文字。同桌看后也很气愤,把纸条揉成团,我俩就开始了长期的冷战。
我当时真的就像是书中所说,好像自己是一个玩具机器人,而且是用他人的评价堆砌起来的玩具,内心空空如也。我的“空心病”最终在高三那年爆发了。
为什么我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据书中的指引,我发现在于我童年的经历。
自从我记事起,只要是不上学的日子,就跟着妈妈去田里干活,就算是骄阳似火的夏日,中午不到12点,不能回家休息。
我上初中时,中午11点30时放学,我回家做好饭,妈妈才收工回家吃午饭。我深深记得,每年的夏天,妈妈的头皮都被晒成棕红色的。我的脸上也被晒出了蝴蝶斑。
我小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只是知道未来自己一定不要种田。出身农村的我,深深地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的感觉。
那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考上大学,脱离农田。所以,高考分数出来时,根据分数选择一定能上的专业,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在我的童年,干农活之外只有学习,所谓的学习就是刷题。并没有扩大自己的见识。所以自我、自主、价值观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大学毕业时,也没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工作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生活而工作。
生活中,很多事情拿不定主意,都是征求老公的意见。面对选择,总是很纠结。
这种情况持续到孩子出生,孩子的到来,让我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感受到了中年危机的焦虑。
忙碌的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宝宝,婆婆在这里帮忙带孩子。我们之间的摩擦也开始多了起来。
那段时间感觉活着真的太累了。白天工作,晚上照顾娃,在家里还要小心翼翼,别冒犯了婆婆,万一不给看娃,自己就没办法工作了。找不到生活的乐趣与生命的意义。
无奈之余,也是偶然的机会,我给自己报了课程。根据课程的指引,开始读书,读那些给人以力量的书。比如个人成长类,心灵成长类书籍,只要能使自己成长,即使是鸡汤类书籍,我都去读。
遇到《可塑的我》这本书,我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直击自己在各个阶段的问题,从思想到行动双管齐下,疗愈了自己的”空心病“。
现在的我不再纠结于选择,认识到了人生就是不断做选择的过程,有了选择的准则,不再给自己内耗,也勇于承担自己的选择结果。
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到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不再批判他人,也不贬低自己。
很庆幸,人到中年,找到自己,还能重塑自己。如果你也想重新认识自己,可以读一读《可塑的我》。书中35堂自我发展心理学的必修课,会帮助你认识自己,整合自己,重塑自己。活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可塑的我》作者陈婕君,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14年,被壹心理评为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
《可塑的我》说,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是一个动态的、独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展并完善出相对稳定的人格,整合自己的内在冲突,一步步走向自我实现。更可贵的是人人可以重塑自己,只要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