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班吃过饭,去理发,还是那家离单位不远的理发店,需要走路20分钟左右,位于待拆迁的民房区里面,在这家已经理发将近一年了,价格便宜,主要还不是因为钱的原因,人少是主要的因素,老板是河南人,简朴节约,应该是北京最便宜的理发店了吧,男子理发才需要花费10元,上次来的时候,一个小伙问完价格后,认为贵,我打趣道,可能找不到比这个便宜的理发店了。
路过商务园区和外企在北京的工厂,工人特别多,路边上好多男女坐在马路边上,玩着手机,吃着路边摊的炒米饭、煎饼果子。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北京这边最昂贵的也是最便宜的就是阳光了吧,昂贵事因为一直笼罩在雾霾之下,便宜是因为无论哪个阶层的人都能够享受的了。大多都是二十岁所有的年轻人。不知道他们身体如此透支是否值得在北京拼搏。
平房区的餐馆质量很差,拉面,驴肉火烧,烤鸭,盖饭,在路边经过的时候就会有种反胃的感觉,殊不知曾经的我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现在却对这种氛围感到了反感。
走到了理发店,店里意外的来了几个民工模样的人,有河南的,有山东的,有河北的,看来是快到年关了,抓紧理发回家过年,工作也不是很忙。他们方言严重,不仔细听很难分辨说的是什么?扯皮、玩笑的话语充斥了不到15平的理发间里面。老板和老板的老公忙的不亦乐乎。来了客人当然要作为上帝一样供奉,由于他们下午没有工作,我夹了一个塞,先进行理发。
听着他们聊天,话语朴实,没有参杂任何虚假的因素在里面,河南人是一个五十左右的老头,头发应该两个月没有理过了,河北人开玩笑说:“你看看你头发白的,染一下吧。”山东人答腔:“他不能染呀,染了之后,老娘们儿不蜂拥往他身上贴,他老婆该看不住他了。”河北人说:“没事,他老婆交给我搞定。”河南人向着河北人说话了:“你的头发好,每天用奶水滋润。我得好好染染。”老板娘说:“对,应该好好染染,让你变成最帅的老头。”紧跟着一片笑声。其实很多时候开一些黄段子的笑话,每个人都不会去想一些猥琐的过程,表达出来只是为了开心快乐罢了。而每个人都是那种十分保守,简朴的人,很少有人去花钱找小姐。在谈到自己老婆的时候,都是眉开眼笑的,谈到自己孩子的时候,都会抑制不住那种幸福的感觉。简单、幸福!就为了过年回家团聚!不会乱花钱去享受大城市,不会乱花钱去感受那种激情和刺激,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空虚,不知道什么是寂寞。因为远方有一个她在等着他回家,而那个她是他们出门打工的人心里最漂亮的。只有那个她是属于他们的婆娘!
这时候进来一个小伙子,是来洗头发的,原来这个发廊还提供洗头业务,大多数住在这边的人都是在地下室住,或者在平房里面住,洗头洗澡都不方便。洗头,吹好后,给了老板5元钱,去上班了。想到之前公司的技术支持,也跟这个小伙子差不多,长得挺帅的,就是懒得刷牙、洗头、洗澡,只有依靠出差的时候,在酒店里面洗漱,在公司很少注重这些,常年在外出差。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吧,不都是西装笔挺的在办公室上班的人,生活的圈子、工作的性质,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都在努力的活着,认真的活着,为了他们的梦,为了他们心目中的她而活着。他们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是最纯粹的一帮人,却在建设着中国最美丽的城市。城市变的漂亮了,但是这种漂亮不属于他,他们会暗淡的离去,不会索取什么,不会留下什么污点在这座城市,只有背影。走回来的路上,感觉每座漂亮大楼的背后,都浮现出他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圈圈呼吁,如果看见他们乘坐公交地铁,不要歧视他们,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投以冷漠的目光,因为他们是最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