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做客“方木读书”,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认知觉醒”。
昨天我们聊了提高学习力的关联学习法,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建立个人认知体系。
作者首先提出了知识与认知的区别,知识是知道和理解,认知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认知体系肯定包含有效知识,但知识不一定都能变成你认知体系的一部分。
就好比我之前讲过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原理我们都知道,但情绪脑上头的时候,依然控制不住。孩子前两天早上不让方木夫人上班,知道该转移情绪,但也没能阻止情绪的发泄,所以我们会发现知道是一回事,遇到实际事,运用知识去解决又是另外一件事。
作者在这里否定了全书学习的方式,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认为没必要通篇学习别人的思维体系,人的经历不同,看待知识的格局和角度也不同,还是要找到你认知层面的思考点,并与你的生活进行关联,将转化完的知识纳入你的认知体系,这才是关键。作者说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会停下来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不找出5个现象他是不会罢休的。
所以我们可以想一下,你看到思考点,进行关联能想出几个例子,是不是这么一看无脑读全书反而是一种很轻松的学习方式。当然,李善友这个级别我们可以当做偶像,但不能当做目标。那我们可不可以先找出2-3个现象。
读到这其实我也在反思自己,因为要写读书笔记,发给大家看,太注重内容的全面性了,反而丢失了我对思考点深度关联的质量,后面的读书要纠正。
所以作者说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说简单点体系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处理事情,你的格局和方法决定了这件事的质量。
我们可以回想下日常的工作上,领导处理事情的方法是不是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想的更周全。其实主要就是他接触的是公司的上游,对接的上端资源,而普通员工在工作上对接平端和下端,时间一长自然会出现格局上的差距。所以我们在工作上还是要多跟领导沟通交流,特别是格局和方法更强的领导,这对我们工作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建议想成长的人每日进行反思,主要记录最触动自己的事,写的越细越好,可以提高自己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当然对这事还是要做好时间管理,坚持要事为先的原则。
这是作者用石墨文档记录的每日反思,大家可以参考。
作者也在这提示,产生触动并不意味着连接紧密,有可能只是伪触动,时间一长螺丝松了,还是会脱落。
所以要想将知识真正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新知识。或者用事例,或者用道理,特别是当对方对你的某一论点表示疑问的时候,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明白,这个知识基本就是你的了。
二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取出来。其实这点就取决于你的关联做的好不好,比如就像我之前举的例子,孩子跳脚,使用情绪转移,但具体怎么转移,还得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具体想出几个办法。真到事来了再想肯定是来不及了。
三是经常使用相关知识。就比如深度沉浸这事,方法都知道,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却很难进入这种状态,或者处于这种状态时间很短,这就需要不断的练习,比如先每天深度沉浸10分钟,等逐渐适应再加,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