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9 华杉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我的体会,再加上一个“心”——心、行、知——三合一。行是尽力,光尽力不行,必须尽心,尽心尽力,才知道自己不知,因为知无止境,止境就是你的心和行的止境,心行知三合一,才能不断突破,持续进步。
【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
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且试说几件看。”
朝朔曰:“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
先生曰:“若只是温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如‘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爱于是日又有省。】
郑朝朔,是王阳明弟子。王阳明任吏部主事时,郑朝朔曾为御史,曾向王阳明问学。王阳明的弟子们,和孔子不同。孔子的弟子,都是没有官职的平民,跟孔子学成,或为官,或讲学。王阳明自己是在职官员,他的弟子很多都是在职官员。徐爱也是官员,曾任祁州知州,南京兵部员外郎,南京工部郎中等职务。王阳明能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跟他和他的弟子们都是在职任事的官员有关系,都不是职业搞学问的。对那些义理,一条条都实践过。
在写《华杉讲透论语》和《华杉讲透孟子》时,学习论语的参考书,有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刘宝楠是文安县县令,他的训诂注疏,非常精准。学习孟子的参考书也是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焦循是大学问家,但是他不做官任事,盖了一栋楼隐居治学,十几年都没进城,他的书考据很详实,但是义理上,始终隔了一层,感觉好多事他没有真正的体会,重要的地方不怎么展开,不重要的地方倒考证得很周密。
学四书还仔细研读了张居正的注本,他讲得可以说是完美!个别地方,感觉比朱熹的理解还深刻准确,因为他是宰相,而且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真正践行治国平天下,所以知行合一的程度不一样。我也曾试图参考王夫之的注本,但是看不下去,虽然他也是大学问家,但是毕竟明末清初,亡国之臣,亡天下之士,心中愤激,读他的书,字里行间的悲愤让人受不了!
郑朝朔问:“至善也需要从具体事物上去求得吧?”
王阳明说:“至善只要问自己的心,只要此心能达到精纯于天理之极致,自然就达到至善,在具体事物上怎么求得呢?你具体举几个例子说说看?”
郑朝朔说:“我们就那事奉父母来说吧!比如如何为他们取暖纳凉,如何事奉赡养,总得求得个恰到好处,才是至善,所以要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功夫,才能去笃行啊!”
王阳明答:“如果只是温清奉养的注意事项,一两天就讲完了,用得着学问思辨那么复杂吗?你在为父母取暖纳凉的时候,只需要问自己的心,有没有精纯无暇,达到天理之极致;你在事奉赡养父母的时候,只需要问自己的心,有没有精纯无暇,达到天理之极致。这是扪心自问,不是学问思辨,否则你学了一条,问来一条,想出一条,辩得一条,自以为对,实际上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就算是圣人,仍然要持守‘精纯不二’的功夫。如果只是讲究在那些具体礼节上做到恰到好处,就以为是至善,那就好比是扮成戏子,把温清奉养之事一一表演得当,也可以说是至善了么?”
徐爱听了老师对郑朝朔的训导,这一天又有所省悟。
我们来体会一下王阳明和郑朝朔的这段谈话:
首先,王阳明的教导,还是要在心上讲求,只要你心里装着父母,自然知道怎样去做。如果去仪节上讲求,那得来的不精一,也不完整,就不免于毫厘千里。鹅湖之辩,陆九渊说朱熹“支离”,就是说你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格来的东西都支离破碎。我只在自己心上求,那事情来了,我良知良能,自然遇之左右而逢其缘,无往而不恰当。
我们学问思辨,常常有这个问题。思考不完整,研究有遗漏,因为无法穷尽,那结论也就不完整,不精纯,做了就错。所以要“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随时回到原点思考”,用心,用良知,用常识。
但这只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并不等于说我们不要去学问思辨。听人劝,得一半。上一篇我们说到孔子讲孝,最低标准是不要让父母替你操心,最难是不要给父母脸色看。当我们的心,没有达到对父母百分百的爱和孝,这些学问思辨,就能给我们提醒。否则,我们还自以为做得很好呢!
至于戏子演戏一节呢,就算是演戏,也总比不演强!为什么呢?《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不管你是生知安行,用良知良能,自然生发去做;还是学知利行,学问思辨,认真去做;还是困知勉行,不做不行,勉强去做;只要去做了,行动了,结果是一样的!演戏也好,你演出来了,父母会有反馈给你,你就体会到了,知道了孝是怎样的。做了多少,就有多少反馈,你就知道多少,这也是知行合一。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传习录》,五本书不能分开学习,学每一本,都是同时在学这五本,才能全面理解,才能不跑偏,才能融会贯通,学以润身。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我的体会,再加上一个“心”——心、行、知,三合一。行是尽力,光尽力不行,必须尽心,尽心尽力,才知道自己不知,因为知无止境,止境就是你的心和行的止境,心行知三合一,才能不断突破,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