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属不对付,互相之间有矛盾,怎么解决矛盾冲突呢?
我做管理者的时候,也经常有手下两个部门负责人吵起来的情况。
“现在才提需求,下个月我们怎么来得及?”另一个就说了,“我知道我们需求提的急了,但这次确实是特殊情况,不都是为了公司嘛,你们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你看,这是最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景,表面上大家看起来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但其实都以各自部门的利益为出发点,最后就是谁也不让步。
我那时候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会把俩人都叫过来,让他俩当着我的面吵,然后各打五十大板。
“你这儿有错,他那儿不对,这问题其实这么这么着就能解决。”最后在我的强压下,俩人就只好领着任务气哼哼地走了。
你想想,人带着气儿去做事,我也不放心,我还得时不时地盯着进度。所以,像我这样指挥官式的做法,各打五十大板,只能把冲突暂时压下去,但并没有解决。
那教练式的领导会怎么做呢?
记住我这句话,协而不调。也就是,咱们只管协同,把双方拉到同一个目标上来,而不是像情感节目一样,陷入到对过去矛盾的调解。
那怎么做到“协而不调”呢?
有一点,我当年是做对了,就是“面对面”,而不是“背对背”。你想,如果是“背对背”沟通,分别跟两方沟通,你听到的就是两个故事版本,你再在中间传来传去,关系更复杂、更僵了。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双方约到一起,我们一起来解决。
好,那接下来,咱们就来说说,面对面之后,怎么协而不调。
1、强化共同目标:变对立为同盟,去辩论达共赢。
好,我们假设现在矛盾双方已经面对面坐在一起了。
这里要注意,千万不要一上来先让他俩回顾过去,“你说说你的想法,你说说他的意见”。
这很容易一下子又吵起来,而且吵来吵去,还是过去那些理由。
所以千万不要陷入到过去的谁是谁非中。
你要做的,恰恰是帮他们从这些是是非非中,抽离出来,而不是自己也跳进去,跟他们一起去评个对错。
那应该怎么做呢?非常简单,强化共同目标。上来就先对齐下,咱们共同的目标是什么?
对管理者来说,这可是一个百试不爽的好工具。因为在职场上,没有多少人来工作是为了跟别人吵架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因为当下陷入了情绪。
所以,有个经典问题,只要提出来,就能解决一半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你到底是想赢,还是赢得辩论?
是不是很熟悉的一个问题?这就是一个教练式的好问题,能帮大家从情绪里抽离出来,回到自己的目标上。我猜一定有同学,曾经因为这个问题受到过启发。
我给你举个例子。我有两个陪伴多年的教练伙伴,橘子是位董事长,林萌是她培养起来的CEO。虽然他们俩合作多年,有很深地信任基础。但当时也出现了一些沟通上的问题。
有一次,我给他们做工作坊的时候,林萌交上来的作业从商业模式到MVP,从验证推广可行性到降低风险,都阐述的非常清楚。我不忙着表扬他,转身看橘子,橘子说,“哇,这个想法真好!我还是第一次听见。”
我当时和林萌俩个人都惊呆了,我惊的是:“你俩连这都不沟通吗?”
林萌惊的是:“怎么会呢?大前天才和你说的,我等想清楚才和你说的,和今天刚刚说的几乎一模一样呀?”
橘子说:“哦?哦!好像是哦,但大前天我好像就没听进去,刚刚你提到十倍的用户机会时,我一下子就听进去了。”
你听这段话,橘子和林萌存在的问题是,林萌习惯自己想清楚,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讲,而不是按照橘子关切的角度,来调整自己的讲解顺序。
而橘子作为董事长,又习惯迅速在头脑中预判,一旦没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就自动归类到“哦,这是操作层面的事,归林萌管,由他做就是了”,于是表面耐心,其实听而不闻,并在心里加固着“林萌的长处是具体执行,但不太关心公司的整体增长”的刻板印象,而林萌则加固着“橘子反正不关心实际操作,也听不太懂……”,这是她的刻板看法。
但你看,当林萌提到“十倍的用户机会”时,这个目标,是能调动起橘子注意力的,他们彼此间也是能达成共识的。
于是,我就抓住了这一点,把他们俩的共同目标进一步强化出来。
我问:“我认为,你们两位,是公司转型、创业成败的最关键人物,你们之间能否达成深度的信任和默契,是公司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我想请问下,你们俩对此的看法是怎样的?”
他们俩的反应倒是惊人的一致,先是一愣,因为两个人都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再是猛烈点头,因为这是对他们俩来说都非常重要的共同目标。
你看,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这个共同目标难道不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吗?
但还真不是,大部分人经常会局限在具体的细节,忘了共同的目标,一旦真的提出来,自己也会觉得震惊,自己居然会忽略了这件事。
所以,作为教练式领导者,你要用好“强化共同目标”这个工具,经常把团队从具体的事务里拉出来,大家一起盯着更高的目标时,姿势自然就从面对面、对立,变成了同一个方向。
2、共识行动
好,确立了共同目标,接下来就好办了。
作为教练式管理者,你只需要再问一个问题:那么,你们准备怎么做,来实现这个共同目标呢?
比如,当时我就问橘子和林萌,“既然你们都认可,你们之间的信任,是公司成败的关键,那你们准备如何做,来接近和达到‘深度的信任与默契’呢?”
请注意,这个问题,关键点在哪?
第一,这一步说行动计划的时候,一定要从共同目标出发。
而不是,“那接下来你们准备怎么做就能好好配合了?”配合不是目的,配合只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而已。
所以,即便有冲突的下属,从此之后依然见面互相冷着脸,这都不重要,只要双方能协同完成目标就行。还记得那句话吗?协而不调。
第二,共识行动的时候,要跟下属强调,不要给对方提要求,就说自己准备怎么做。
为什么呢?因为一旦给对方提要求,就很容易又会陷入到互相指责中。相反,如果就说自己打算怎么干,比如研发部门说“我下次提前考虑下个环节的压力,提前三天给到相关物料。”那下个环节的人听到后,心里就会好受一点,也会承诺一个自己能提供的帮助。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开启一个正向的 循环。
好,方法很简单,关键是要在实践中使用。老规矩,咱们来看一个真实场景对话。
这个场景的背景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里的产品经理小王和研发经理小李,两个人的理念不同。研发经理小李是从大公司出来的,对于流程和品质都非常有自己的坚持,但产品经理小王是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追求的是效率和快速迭代。这不,两个人又杠上了。
小李:我产品必须要保证质量,我不能接受过去要做半年的东西,你要让我3个月就得交付。我觉得这样的东西没有办法见用户。
小王:你这都没有产品意识,现在用户需求很清晰,我们必须快速上线,不然就错过机会了,以后很难再继续发展起来。
这个时候,他们的领导老黄就犯难了,怎么办呢?
看起来小王和小李都想要赢,但他们对赢的定义不一样,这时候就像我说的,先找到一个共同目标。
这个时候领导可以这么问:老黄:对于咱们这个产品,用户是通过哪几个维度来评价这个产品好不好呢?
更高层面的目标是什么?是真正的用户对产品的评价,这是天条。
你先看你的客户是谁,如果是ToB的客户,在质量上你还真要多抓抓紧,因为他们追求的不是好玩,是可靠。如果是ToC的客户,追求的是要最酷的产品、最新鲜的东西,那就得快速上线,抓住用户心智。这个时候,领导老黄可以接着问了。
- 老黄:那从你们自己角度上看看,还可以做哪些,来帮助咱们一起实现这个目标呢?
- 小李:我把任务再拆解拆解吧,有些可以雇外包,或许可以缩短周期。
- 小王:那我这边可以再收集一些用户最关心的地方,让小李他们团队研发的产品上线后,不会被用户质疑。
你看,矛盾的产生可能有多种原因,背景不同,立场不和,理念不合,甚至是性格不合,但最关键的是,咱不纠缠在过去,协而不调,锚死共同目标,那大家自然是同一个方向了。
3、小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要协调冲突,最重要的是协而不调。
要实现这一点,牢记三个问题:
1.你到底是想赢,还是赢得辩论?
—— 通过这一类问题,把下属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2.我认为,咱们共同的目标是XXX,你们怎么认为?
—— 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让大家共识共同的目标。
3.你们准备怎么做,来实现这个共同目标呢?
—— 通过这个问题,让各自作出自己的承诺,为接下来的协同打好行动基础。
<<<《得到-吴士宏·教练式领导力》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