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新闻都看到了,华为HR员工手撕各种看不过眼的“黑幕”。她的文章不短,读起来满腹委屈愤愤不平。读完她的控诉,能想象她的挣扎和愤懑。硕士毕业两年,在起步颇高的职场却看到了狗血现实!当初的梦想情何以堪!
透过她的笔触,来窥视一下职场生态吧!
1文章里,这位HR员工几句不离几万研发兄弟。试想,如果她离开了,几万研发兄弟有几人为她发声?这是明显的情绪代入太深,把工作和私人情感混为一谈,或者在工作中代入太多个人情绪。收集研发员工的意见,只是工作的份内之事,并没有情感上的胜利和道义上的制高点。如果不收集他们的意见,或者换做其他人来做这个工作,效果也不见得差。所以,工作中收起你的大义凛然和正义感,抛开个人情绪,忠于工作本身。
2 老资格员工占用工作时间通勤、考核不达标却始终没被优化掉。如果非讲个是非对错,这位老员工的行为表现当然是经不起推敲的。但绝对的是非对错、非黑即白,可能只存在于孩子的世界。我们长大的那个契机,就是知道了灰色地带的存在并学会游走其中。一个人在同一个公司做了十年八年,一道无形的安全防护墙其实已经存在了。反过来说,十年八年过去了,这种表现居然没被年年考核的公司优化掉,还是多看看TA的闪光点吧。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终归也会变成职场老油条。
3 同事跟我是平行职位,并没有汇报关系,却处处在行使更高权利发号施令。一个团队里,总有资历老能力强的那一位。你埋怨TA越权因而事事抵触,可上司也许只看到了你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如果越权的这位同事抛开了私人情感,单纯从解决问题和工作角度出发,暂时没有更高策略的你,最好配合把事情做好。TA能调动各种资源越权去推动一件事情,本身就是能力的证明。而你却还在纠结TA没有调配你的权利阻碍事情发展,其实是减分的。
4 把HR和其他部门对立起来,并不是成熟的职场表现。HR的工作,如果总是有战略输出,那就说明HR的体系和执行力有待完善。HR日常的输出,不过是修修补补,在大方向确立的情况下保证不跑偏。HR与业务部门的区别就是没有显著可量化的输出,但这也是成熟的HR体系的优点,并不是对立点。与真刀实枪冲锋陷阵的业务部门相比,HR这个部门就平和多了,但平和不代表没作为,这里不详述。
5 硕士毕业的这位HR员工,毋庸置疑,理论功底和学习能力是很强势的,这点从她的通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来。但所有理论,都是实践的提炼和总结。抛开语境和环境单纯讲理论有多少指导意义呢?所谓理论,最终还是要回到灵活运用这个层面。
职场不要玻璃心,学会控制情绪往前看,耐的住性子,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不合心意就爆炸,那是小朋友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