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为当午节,端阳节,是中国民间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诞生的节日。虽是中国传统节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文明的诞生,端午节也跟着被网友戏称为月饼节的中秋一起变成了粽子节。
粽子,是籺的一种,俗称“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事物之一。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是端午节的标志,在大学之前,尚未体会到南北方文明碰撞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还有咸味的粽子。很多南方的同学在此可以小小傲娇一下,毕竟北方不常见咸粽子。很显然,这与民间常说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不同步。
我们那里,人们通常在端午节的清晨,去河边芦苇茂盛的地方寻摸长势比较好的苇叶。北方的苇叶不如南方宽大,而宽大的苇叶比较易于包粽子,所以我们所谓的长势好,主要即是苇叶宽大,其次完整,青嫩不老。取好苇叶之后,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水煮,待苇叶煮软,沥水取出备用。包粽子不能用粘米,要用糯米,又叫江米。江米须提前一天洗净在清水里泡着,泡至手碾即碎即可。取一半的量放入折成漏斗形的苇叶中,然后在中间放入红枣,再加入剩下半量的江米,苇叶包裹江米紧紧裹成三角形,最后用苇叶拧成的细绳扎住,放入锅中水煮。静静等待一段时间,即可享用带有苇叶淡淡青草气息香甜的粽子了。
除了粽子,孩子们期盼的还有另外一种美食,我们称之为糖糕。小时候跟着长辈去赶早集,必不可少的吃食便是糖糕。冬季的早晨,集市上熙熙攘攘,卖糖糕摊位上从不断人。糖糕师傅把面粉放入碗中,一边搅拌一边浇入滚烫的沸水,过程中加入少许油,直至面粉搅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然后取适量在手中抟成圆饼放入滚烫的油锅中炸,片刻表皮炸成金黄色,糖糕便能出锅了。不过一般不是这么吃的,都是以糖佐食。炸得火候到位的糖糕,外皮金黄酥脆,内部却是中空,附着在表皮的部分黏而不腻。所以通常都是用汤匙敲破表皮,将白糖填入糖糕中空的部分,佐糖食之。松软酥脆而又略带甜味,口感甚佳。
除了粽子跟糖糕,也会有些人家炸另外一些面食,比如油条。这个时节,平时在早集才能买到的吃食几乎家家都会做都会吃。不过还有一样东西,却不是家家户户都会特意去寻的,那就是艾蒿。
艾蒿又名艾草,灸草,全草入药。电视或者其他文献上经常提到的艾灸便是用的艾蒿。所谓艾灸,是比较古老的一种针灸方法,把艾叶缠裹成艾柱或者艾条,点燃熏烤人体穴位以打倒消除病痛的自然疗法。
我对艾蒿最初的记忆,便是我妈妈做的艾蒿炒蛋。不知道谁告诉她的偏方,说这个可以止咳,恰巧那段时间我干咳不止。她就按别人说的,艾蒿跟鸡蛋一起炒了,除了放点油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配料,那味道可想而知。吃了两口便不想再吃第三口,第二口也是非常不情愿地强忍着才能下咽。
其实那时候我是不知道那是什么植物的,虽然妈妈告诉我好多次叫艾草,但年纪小忘的也快。能让我切切实实记住艾蒿的,便是我的老奶奶(对爷爷母亲的称呼)。那年端午,正是麦子成熟的时候,原本金灿灿的麦田现在只剩尖尖的麦茬。那天早上,九十多岁的老奶奶佝偻着身子抱着一小捆艾蒿递给了我妈。人年纪大了气不足,颤颤巍巍地说,这是她今天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采的,好物,让我妈好好放着。
端午已入夏,清晨五点不到太阳就已露头,太阳出来之前,得凌晨三四点吧。我听了略带戏谑地说她,起这么早干啥。老奶奶嗔怪地说,小孩子不懂事,艾蒿就要端午的清早,太阳出来之前去采,这样的才有用。没等我继续问,她老人家就颤颤巍巍地离开了。
原来我的不解,现在却感同身受,端午节都变粽子节了,还有什么不能颠覆的呢。老奶奶口中所说,与其说是老人家迷信,我更认为是对传统的一种信仰。
闲话端午,偷闲回忆一下逝去的岁月和那些渐行渐远的传统。
二零一七年初夏记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