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下面的场景:
当对一个人产生了第一印象之后,那么在以后的接触中,对此人产生的第一印象都很难改变。
当一个人从内心里真正喜欢崇拜某一个人时,比如明星或者伟人,自己的行为、思考方式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影响,就会有相似之处。
当一个人因为文章写的不好对写作失去信心时,突然因为他的某篇文章被一个大牛称赞或者转发后,他就能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信心,进而更加努力地去写出好文章。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穷查理宝典》里对这些行为都有一个定义,叫做避免不一致性倾向,指的是人一旦对某种行为或者想法形成了一种认知,再遇到同样的场景时,就很难对已有的认知做出改变,而会去使用脑海中已存在的认知去思考,处理问题,避免当下的行为或思考方式与脑海中已存在的产生不一致。比如上面的场景中,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做出改变,因为要避免当下产生的印象与脑海中已存在的印象不一致;当对某个偶像十分崇拜并且认可他的行为时,自己的行为方式就会与他有相似之处,因为要避免自己的行为与脑海中已存在且认可的这个偶像的行为不一致。当受到大牛的鼓励后就会更加努力写出好文章,因为要避免自己写出的文章水平和大牛的称赞不一致。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会受到这种倾向的影响。大脑会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积极地去抵抗改变。大脑的抗改变倾向使得人们倾向于保留以下几种东西的原样:以前的结论,忠诚度,身份,社会认可的角色等。避免不一致倾向主要有以下三类:
1. 避免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外界的行为表现不一致。“剩男剩女”往往会被家长逼迫相亲,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别的同龄人都已经结婚了”,对于家长来讲,他们要避免自己子女在结婚这件事的行为上与别人产生不一致。
2. 避免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外界的看法不一致。对于两个孩子来讲,如果一个经常被外界夸奖听话,另一个经常被说顽皮,那么这两个孩子的性格很可能最后就是,前一个总是听从别人的意见,没有主见,而第二个思想活跃,决断力强。因为这两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要避免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外界的声音不一样。
3. 避免自己的行为表现和自己已有的看法不一致。对于一个不自信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对自己建立信心,因为“我不行”,“这件事太难,我做不到”是他做任何事情都会产生的念头。而对于富于挑战的人,“试了才知道”,“我一定可以做到”,“再坚持一下就可以了”,这是他们对于所有事情的想法。所以做事情时,前者一定是被动地被各种问题所困扰,而后者则积极地去解决出现的问题。凯恩斯说:“新思想不被接受,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而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我们脑海中的旧思想,会指导我们当下的行动,当下的行动,会避免和旧思想不一致。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它往往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行为。李笑来说:当我们的脑海中没有某个概念时,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所以,要先用“元认知”认识到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受到脑海中已有的或者外界的思想或者行为的影响,然后去判断如何使用这种现象。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1. 培养仪式感。仪式感是一种自我暗示。当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给自己一个仪式,可以是默念一句话,可以是一个动作,暗示自己更认真,更专注,暗示自己不要急躁,要坚持,暗示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当我们先给自己定一个仪式,给自己一个暗示,再接下来做事情的过程中,内心就会避免与这个暗示产生不一致。
2. 靠近优秀的人。 人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在避免自己与外界不一致,进而就会导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主动靠近优秀的人,加入优秀人的圈子,就会让自己在行动上越来越向这群人靠近。
3. 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
避免不一致倾向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能意识到避免不一致倾向会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威力,能主动地去选择如何利用这种倾向,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