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的核心目的:以评促改,赋能成长

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针对教育评价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评课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为了证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而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即更好地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

书中提到,评课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界定:

一、学校教学工作层面:凝聚合力,提升整体质量

我们可以通过听评课,促进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是通过课堂体现出来的,评课作为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诊断和评价,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自然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科组校本教研时,便可以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授课教师精心准备这节课。历经从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预设和掌控、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掌控情况。对授课教师来说,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过程,得与失本已有了自己的考量,再结合其他参与者的评价,必然收获颇丰。

其他教师参与听课,每一个听课教师在听课的同时,内心也再同步思考:“我如果上这节课该怎么设计,这个问题我怎么处理,我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的学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状态。”

集中评课犹如“照镜子”,既照亮他人的亮点,也照出自己的不足。虚心借鉴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同时也要把自己成熟的观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坦诚无私的相互分享。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科组一次次积淀,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久而久之,好的教学理念具足,优质教学方法保有,整个团队的教学能力大幅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攀升,育人成效持续彰显,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自然强有力的提高。

二、从教师专业发展层面:精准诊断,助力能力进阶

听评课是最直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方式。对授课教师而言,精心备一节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成长。通过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度诊断,能帮助其发现课堂表象下的隐性问题,这才是推动教师专业突破的关键。

三、从学生学习层面:优化教学,保障教学成效

通过不断纠正和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教学能力越来越强,课堂效率也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即便是后进生也会逐渐由“惑”到“懂”,由“懂”到“会”,由“会”到“用”,收获了自信、习惯、以及学习内驱力、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评课可以优化教师教育思想和课堂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励教师加快知识更新、优化教学艺术;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学科课程,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吸收优秀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境界,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