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三思而后行”但三思的顺序是什么?怎么三思?而西方人更是把问题都归纳到数学问题。
在读完两遍《金字塔原理》之后,我对“听、说、读、写”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首先是要有“敬畏之心”任何学习都需要有敬畏心,而不是必胜心,然后是要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这个思路就是思维中的举一反三,从而学而时习之。
思考更多时候就是自下而上,从千头万绪中抽象出最本质的关键点,所以这个就是《金字塔原理》中的MECE原则,既不多列,又不遗漏。
然后按照常用的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对要点进行提炼、概括、抽象出本质的归纳整理。
不知道各位是否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觉得想的挺明白的,但是在通过语言、文字或者演讲出来的时候,受众就是觉得你不知所云而昏昏欲睡。
这是因为我们在表达时不注意结构、不注意技巧、不注意逻辑,使得上下文没有逻辑的关联,让受众无法理解。
所以《金字塔原理》教我们思考要自下而上,表达的时候要自上而下,要遵循“SCQA”的套路:
第一步:首先确定主题思想
第二步:确定受众对象,明确受众对象都有什么疑问?
第三步:写序言,构建SCQA
第四步:与受众进行QA对话
第五步:对受众的新QA重复进行对话
如此循环往复,受众不断被你引导,不断跟随着你的表述来理解你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