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识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地有莫名的情绪袭来,我们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阳光的。叛逆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生命力,就像孩子早产1个半月,是因为如果他再呆在里面他就无法呼吸了;就像孩子在遭受了来自老师无底线的严重体罚后选择退回家中,是因为他已无力面对、让家可能给他足够的力量去面对这些;就像孩子现在选择继续上学,是因为他还不想彻底放弃自己;就像孩子拥有一堆朋友,是因为那是他情绪释放、缓解压力的出口……
种种这些代表着孩子还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看似与主流文化相悖、看似不是他这个年龄该做的、看似无法理喻的行为、看似他的未来没有希望,但他是在用这些格格不入的表现,让自己能够度过这段灰暗时刻,他已然是拼尽了全力。
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还有什么理由去责备他、抱怨他,还有什么理由再去给他施压,还有什么理由不给他更宽松的环境,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有足够安全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去成长。
给自己
这些天想了好多:当我无力去改变的时候,是自怨自艾、愁眉苦脸、心慌意乱、万念俱灰、未来不可期的活着,还是满面春风、泰然自若、心满意足、斗志昂扬、未来可期的活着,都是活着,我们为啥不选择后者,轻轻松松、幸福快乐的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