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月,新教育语文社群共读《教师人文读本》下册《教育的4个支柱》的后半部分。
教育的4个支柱分别是: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底层逻辑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今天的共读的前半部分因为在经典群读书没有听到刘老师的分析和书友们的交流碰撞,进来后大家正在讨论“学会生存”部分。
刘老师说:好学校好在哪里?好在学校有很多社团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锻炼,是培养真正的活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底层逻辑就是教育要面向未来,要主动适应改革,积极探索。知识并不重要,有学习的能力才重要。新一代的青少年要学会承担责任,主动成长,适应变化。
刘老师的话让我想起读过的《教育之变》,教育已进入变革的时代,原来凭一张文凭用一辈子,一份工作干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后的工作,会不断变化,找工作,换工作是常态。因此,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生存的能力。
刘老师又提出:现在的学校侧重于学校教育,对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关注较少。
教育的四个支柱是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