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起作用的共同因素P163-172
五、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影响
1.心理治疗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病人随时准备接受社会影响的能力和自觉性,更多地集中于人际关系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治疗者要帮助病人(通过实例)弄清楚某些与病人最关紧要的社会影响机制,例如吸引、喜欢、爱、厌恶、憎恨、攻击等的机制,弄清楚如何处理从众、顺从、服从和保持独立自主的关系这类问题。
2.在不少情况下,治疗并不针对病人的任何症状,而只要病人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能力得到显著发展,症状也就趋于缓解甚至消失。
3.阿德勒关于自卑学说,自卑者通常通过追求优越感而使自己陷于不能自拔的心理冲突之中的机制。阿德勒的所谓社会情感,指的就是跟别人共享快乐和分担忧愁。
第3遍读书笔记补充内容:
4.据拉泽尔等对门诊病人的研究总结(时间跨度为15年),发现超过50%的病人经第一次治疗性交谈后便脱落了(不再求治)。可见,求治的病人大多数并没有接受社会影响的准备。
5.培养接受社会影响的能力和自觉性,更多地集中于人际关系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6.治疗者必须鼓励病人去与别人建立和发展类似他与治疗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明确指出,病人和别人之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关系,跟他的神经症实际上是同一件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7.只要病人像在治疗中一样畅所欲言,对人信任,既尊重别人也不失自尊,在与人交往中加深对别人和对自己的理解,等等,那么,病人在今后跟各式各样的人交往中都会获益匪浅。
8.有自卑感的人往往从小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所以没有自尊心。我国传统文化的弱点之一是,在家庭里为了保持一团和气,为了维护长辈或家长的尊严,往往不惜牺牲某些人尤其是晚辈的自尊和独立自主权。
六、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
1.自我探索使意识扩大,过去觉察不到的内心世界逐渐清晰的呈现出来,人们对自己的理解得以提高或深入。病人的自我探索虽然离不开治疗者的启发和引导,但不能代替病人自觉的思考而采取灌输的方式。
2.关于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insight”,现在常译为“领悟”,许教授解释为自知之明,即有关自我的知识的增长,定义强调的是增长,增长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过程。
3.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神经症病人的自知之明表现在,逐渐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引起它的社会环境及有关观念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老从同样的角度和在同一水平重复地进行思考(即使内容变了,形式却不变)。
4.神经症病人的基本困难,是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充其量只是在兜圈子,转了半天又回到了原处。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可变性和适应性,随着个人处境的变化和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新的调整。
第3遍读书笔记补充内容:
5.通过认知治疗,病人认识到,在诱发反应的刺激或生活事件和反应或结果之间,还有自己的认知情感活动在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填空,换言之,原来对病人来说是毫无所知的一片空白,现在有了意识的内容,也就是意识扩大了。
6.自知之明或者说领悟是不断发展的,因为人格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的潜力是不可穷尽的。
7.为了易于理解和把握,把insight(自知之明或者说领悟)最明显的体现列举如下:
:知道自己在生活活动中的长处以及短处;
:知道自己习以为常的处理困难的方式及其得失;
:知道自己所压抑的是些什么情欲;
: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从行为的方式和后果能看出隐蔽的动机;
:知道目前的情感和心情(尤其是不愉快的)跟已经过去了的事件(以及当时应对方式的得失)之间的联系;
:能在别人的言语行动中看到自己的反映,或者能把自我客观化,即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
:能用历史学家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过去,没有无益的后悔和内疚,也能做到“好汉不提当年勇”;
第九章心理治疗技术性理念
一、态度
1.对来访者的态度,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点是平等对待;第二点是尊重病人的独立自主性。
2.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健康甚至病态的某些部分或侧面,所以说我们跟病人,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职业病表现在容易指导病人、教训病人,在态度上、在口吻上、在表情上,这一点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3.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需要别人理解,需要别人支持。一个心理治疗师在病人面前,不管是明显地表露出来还是隐藏着权威态度、权威观念,都会影响我们的疗效,影响我们与病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