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讲述的是,托勒密在公元90年—168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人欧多克斯和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不断研究,使其成为一种完整的宇宙体系。地心说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如行星、恒星等围绕地球运行。在16世纪“日心说”创立之前的1300多年中一直占统治地位。
在1543年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首次提出的日心说。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运动,这一理论颠覆了当时广泛接受的地心说,即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观点。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因为它直接挑战了教会关于宇宙结构的权威解释。
乔尔丹诺·布鲁诺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广泛宣传这一理论。布鲁诺不仅宣传日心说,还提出了宇宙无限的观念,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系统中的一个中心。这些观点进一步激化了与教会的矛盾。他的思想挑战了当时教会的权威,布鲁诺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并在1600年2月17日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1609年,制造了伽利略当时最大倍数的望远镜(20倍),发现木星有四颗卫星,金星的相位变化表明它绕太阳公转而非地球,土星有光环,太阳黑子的变化也与地心说相矛盾。
开普勒不断完善日心说,并发表了行星运动的轨道定律和面积定律,为牛顿创立他的天体力学理论奠定了实验基础。而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为日心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开普勒通过计算行星轨道,进一步验证了日心说的正确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则解释了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日心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851年,在法国巴黎的万神殿,一名32岁的法国青年——莱昂·傅科试图证明地球自转。傅科将一个摆长67米、直径30厘米、重28千克的大摆锤悬挂在了万神殿圆屋顶的中央,并在圆锤的下方镶了一枚尖针,然后在下面放好启动栓和直径6米的大沙盘。
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则摆的振动面将保持不变;如果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则摆的振动面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将发生转动。当亲眼看到摆每振动一次(周期为16.5秒),摆尖在沙盘边沿画出的路线移动约3毫米,每小时偏转11°20'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
终于在1882年,罗马教皇承认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