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区域地理是学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考题形式多样,分值较多。考题特别是第二大题综合题基本都是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整合了初中地理的知识。区域地理既可以考查自然地理也可以考查人文地理知识,还可以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所以在中考复习中七下及八下的区域地理知识要必须重视。
综合近几年的中考地理试卷我们可以发现,区域地理考查对学生能力要求分: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不同的层次。下面我将结合近几年的中考题来谈谈我对区域地理复习的几点粗线的建议:
一、 精选地理区域,重视区域研究方法进行复习
每年的地理学考卷,综合题的四小题都是以区域为载体进行考察,临近学考我们复习的时间很紧张。如何把区域地理复习好?我觉得也是有迹可循,综合体主要考察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与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要素包括:人口、语言、宗教、人种、民族、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日本》我们就教给学生确定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灾害、工业、民族、文化”等。通过复习《日本》我们学会了研究的方法,学生需要学会知识的迁移,可以把课本上学到的研究区域的方法,迁移到学考中陌生区域的研究。例如2013年中考题中的18题,2021年11-13题都是区域研究方法的运用。
学考题中对于主干知识识记的考查题目不少,大多为区域的地理事物,如:主要地形区、重要河流、山脉,代表性动物,主要农作物,主要矿产资源,主要城市等。例如2018年中考卷中的第三题:“世界微电子中心——硅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针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应加强学生的记忆,我们初三地理课时间紧、任务重,课堂复习必须高效。在复习过程中,对于需要记忆的主干基础知识,我有以下几种促进记忆的方法:
1、 图文并茂。用PPT显示,一般选用白色的底板去除干扰记忆的信息,有利于学生记忆,对于特别重要的地理采用读图、填图、绘图等方式结合,让基本的地理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做到“心中有图”。
2、 多用巧记的方法,如关键字、顺口溜或是谐音记忆等。例如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黑海、里海我们可以记成:“黑里呜呜大哭”。当讲到我国地势特征及大江大河流向时,我们唱上一句:“大河向东流啊”,即使没有优美的歌声相信学生也能记住河流流向,理解我国地势特征了。
3、 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例如讲到我国冬季风特征时,我们可以问冬天的风吹到你身上感觉怎样?寒冷,是的,从高纬度吹来的风是寒冷的,冬天我们的皮肤为什么感觉干燥?对的,因为冬季风是干燥的,所以我们要用面霜和唇膏来使皮肤保湿。
4、 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记忆。在复习完一本书时,可以请学生回家后关上课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回忆这本书的主干知识,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这种主动检索的方式可以强化记忆。学生在做完思维导图后可以打开课本检查知识完整性,及时的反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的遗漏,明确后面复习的针对性。
二、 其次对要求较高的运用型知识的复习。
这类知识在考查时一般以区域为背景,具备多个知识点识记及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运用。这类知识的讲解一般都结合中考真题。在复习这类知识我们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以下几种能力:
1、 读题能力。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题,特别是有时材料题题干较长,很多学生没有耐心细读题目。找到题目的关键字,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分析解题需要的信息。
2、 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除了题目文字中的地理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地理图、表获取需要的信息。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所以读图、析图能力非常重要。近几年的地理中考试卷中每张卷子都平均有十幅图左右,地理试卷也有“无图不成题”的说法。所以我们复习过程中可以找多些带图的综合题给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从图文中得到了足够的信息,但是没有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也是无从下手,所以要培养建立地理知识的图式,能找到各信息及知识间的关联达到解题的目的。
三、 世界热点事件发生地所在区域也应重点复习。
以上几点都是我对中考区域地理复习几点不成熟的建议,有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