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学对学生进行了两天课堂行为规范,导致第一课《春夏秋冬》拖沓了五节课的教学时间,教学设计也被化整为零,反思只能从第二课《姓氏歌》为始吧。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
得——
走进教室,以表扬一个坐姿端正、课前准备充分的学生导入,用该学生的名字“白睿茜”三个字为范例,引出中国人的姓名由“姓氏”与“名字”构成的小知识,其中:“白“为姓,“睿茜”为名。学生们再对照自己的名字,认识“姓氏”。接着我又列举了一个名字“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名人姓名,引出复姓。对比单姓,很容易理解复姓的概念。
【贴士】由身边的熟人联系到课本知识,一方面树立了课堂行为习惯的榜样,另一方面学生也提高了学习兴致,更易理解相关概念。
失——
本节课是识字课,而我在引导了解姓氏知识时延展的学生互动活动太多,如自我介绍、同桌交流等,打乱了“识字”指导节奏,让学生有点应接不暇,教学重点有所偏差,教学环节不清晰明朗。
【贴士】备课时应把握好教材重点,合理分配时长,设计好精讲环节的“点”,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扰,导致一节课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疑——
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
1、学生层面:课堂习惯不好,如坐姿不端正、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
【对策】:抓课堂习惯,树立规则,让规则指导行为。让良好的教学秩序成为一种习惯,这也是未来课堂一个需要长期强化培养的重点。
2、教师层面:课堂设计的学生活动单一乏味、不贴合学生实际,无法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
【对策】:教学设计始终要本着面向全体、灵活多样、张弛有度的原则,贯穿一些难度适中、便于操作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