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所谓恻隐之心是指:对受苦受难的人怀有同情的心肠。
今天在马路边看到一个警察在对违章停车拍照贴条,再走近一看,不是警察,是辅警,当时心里很反感,腹诽道:一个辅警而已……甚至我都想举报他没有执法权。
可是望着他制服后背上“辅警”俩字,内心突然咯噔一下,想到:一个大小伙子做辅警,不是正式警察编,赚钱也不多,工作却很忙,也挺不容易的。
于是,心里对这位辅警的同情盖过了对他的抱怨。
这应该就是恻隐之心吧。
记得女儿小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去厦门旅游,登福建武夷山时,我们准备做轿夫的竹轿子上山,可是花了钱,刚坐上竹轿子我就下来了,因为我实在不忍心让轿夫艰难地抬着我上山,于是我只让轿夫抬着女儿,我自己则跟着轿子走上了山。
这应该也是恻隐之心吧。
我不知道这种恻隐之心是否值得,但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有恻隐之心的,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多一些将心比心的温度,少一些斤斤计较的冷漠。
正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扮演着不易的角色,所以当我们能够放下成见,去体谅他人处境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才会消融,才能让我们自己的内心变得柔软而宽广。
更值得一提的是,恻隐之心不是什么高尚的美德,它就是人性中最本能的善,它不需要计算值不值得,因为在体谅他人的那一刻,我们已经治愈了自己内心的坚硬与孤独。
最后我想说:让世界变好的方式,其实就藏在这一个个“于心不忍”的瞬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