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影响很大,从教以来,我见过很多学生哭泣。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是每个学生都不能忍受的。那就是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对待。一个内向的学生,如果犯了错误,你去批评他,适当的惩罚他,他不会有什么怨言,如果没有公平公正的对待他,就算是一件小事,他也会向你发起你“抗议”。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考查教师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所以一些教师的心里就自然把学生分成两类,即好生与差生。教师对他们的情感和态度也会不自觉地发生改变,并把这种情感与态度扩展到学习以外的领域,长期如此,学习好的学生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滋生骄傲的情绪;而学习差的学生,由于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什么都做不好,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时老师的一句话可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有时也可能由于老师一些不公正的做法会影响学生的性格,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有独立的人格。教师的言谈举止都要为人师表、堪为表率,都要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的尊重。学生不是一个模式制造出来的工业产品。尊重学生,就要承认和接受他们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的差异,不能强求一致。教学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
总之,要客观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需要我们教师改掉以成绩取人,要用同一个标准对待他们。不以自己的好恶、喜、怒、哀、乐牵制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