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格外寒冷,天空中阴雨绵绵,寒风阵阵吹来。
学校早早地发了通知,“非必要不离蓉”。
自然这个新年在走亲访友之余,只能窝在家中,捧上暖手袋,插上暖脚宝,一杯热茶放手边,自娱自乐了。
在这样的季节里,会让人特别想念往年在北方过的春节——温暖晴好又喜庆。
大年三十
年三十一大早开始,老婆婆就忙得不亦乐乎,收拾屋子、油炸果子、拿出早已备好的鱼和肉做饭菜。
先生和小叔子忙完活后就去挂灯笼,准备炮仗。
老公公则一趟趟地前院屋内走着,抱来柴火,烧热了炉灶,连带里屋连接炉灶的炕头也变得暖烘烘的。
等到晚上吃过晚饭,老公公往炉灶里紧实地压上了一炉锯末,等着锯末就着红碳慢慢燃烧,保持隔间火炕的温暖。
一家人坐在炕上看春晚,老婆婆端出白天炸好的果子,买来的瓜子花生糖果什么的,一股脑地放在了炕上的小桌。
果子金灿灿的,炸得鼓囊囊的,盛在一个大盆里,堆得像小山一般高。
饱满的葵瓜子、白白胖胖的花生混在一起,盛在白色的陶瓷盘中;花花绿绿的糖果则散放放在了另外一个白瓷盘子里。
那大红与大绿的糖纸看上去是大俗与大雅的结合。
在这特殊的时刻中,将房间映得喜气洋洋的,连带映亮了里屋双层玻璃上贴着的大红窗花,让被炕烟熏黑的墙壁变得明亮起来。
新年即是一个新盼头。
年轻的小叔子天还没有黑就张罗这要去朋友家打牌,赢点小钱。
晚上八点春晚开始,节目里演员们卖力地表演着,老婆婆一边吃着果子一边看着电视笑着。
老公公坐在炕头偶尔咳嗽一两声,时不时地评论几句惹来先生的随声附和。
“来,吃糖,喜欢哪样吃哪样,自己选喜欢的。”专心看电视的老婆婆扭头见我没有吃糖,便一边招呼我自己行动,一边抓了一大把塞在我的怀里。
然后又转头继续看下一个节目。
温馨在小屋中蔓延,窗户玻璃上也蒙上了一层雾气。外面的时间看得并不清晰,透过窗户上挡风的塑料布,依稀能看得邻居家的红灯笼在风雪中摇摇晃晃而已。
老婆婆是闲不住的人,看了不大会儿,还没有到10点,边趿拉着拖鞋下了炕,开始去准备包饺子的材料。
我暗自咂舌于才吃完饭没多久又要吃一顿的风俗,却也赶忙下炕要帮着干活。
老婆婆挥着沾满面粉的手让我上炕,不用帮她,嘴里嘟囔着:“小事,你们玩你们的吧。”便自顾自地忙碌开了。
揉面、摘菜、剁馅,她一鼓作气地做好,在等待醒面的功夫,坐回到了炕上继续看起了电视。
半个小时以后,面已醒好,老婆婆搬出课桌般大小的面案架在炕上开始包饺子。
她一手握着擀面棒,一手捏着剂子(小面团),压扁剂子后,边把剂子放在擀面棒下去擀。
她的速度极快,擀面皮这事在她手下变得特别简单,似乎转三下便能擀出一张薄薄的圆圆的饺子皮。
不大会儿,她前面的空位处便堆上了一摞饺子皮。
她停下了擀面棒,一手拿皮一手拿勺开始包饺子了。
她舀上一勺和好的肉馅放入面皮中,再讲面皮对折一下,顿时,圆圆的面皮变成了腆着肚子的胖娃娃。
她又将面皮在虎口上,就这么往中间一挤,顿时,一个胖乎乎的饺子就成型了。
我惊叹于她包饺子的速度和方法,上手尝试了几个,可不是馅多了合不上皮,就是馅少了边皮太大。
甚至还有破了皮的,漏出了肉馅,像一个乞丐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衣裳。
老婆婆看了忍不住笑了起来,看看钟表,说怕时间来不及,便让我停手她自己来包。
她的速度极快,几乎一捏一个,不一会儿功夫,篦帘上摆满了饺子。这些饺子大小均一,像英勇的大将军,一个个傲首挺胸地站立着。
大锅里早已烧开了水,厨房里烟雾弥漫,白色的蒸汽袅袅上升。
老婆婆将饺子放进了烧开的锅里。一边给我解释着“三点水”,一边搅动着锅底。
白色的饺子在锅里上下沉浮,不多会儿功夫,饺子就煮好了,热气腾腾地盛在了盘子中,端上了被先生收拾好的炕桌。
“吃饺子咯。”老婆婆拿来碗筷张罗着大家吃饺子。
外出打牌的小叔子也回来了,一进屋就带来了一股寒气,他一边笑着夸赞老婆婆的饺子做得香,一边脱着衣帽坐在了炕上。
先生拎出白酒笑着念着“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这时,春节联欢晚会开始跨年倒计时。
随着倒计时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三十晚上的饺子。
房间内其乐融融,就着这股热气,头顶白色的灯光似乎都笼罩上了一层梦幻的色彩。
家人们的欢声笑语在耳边响起,在这温暖的小屋中久久回荡。
三十晚上吃饺子,据说是因为寓意相交子时。这和南方初一早上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似乎很不一样哦。
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写作特训营(1)1735字,累计1735字。主题: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