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8天
阅读者:#湘女夺秦
阅读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史蒂芬•科维
页码:P261~P270
摘要: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的习惯是基础,帮你保持核心不变,即以原则为中心,从而平和而有力地应对坚实内心之外的脆弱。
平庸的业务员推销产品,杰出的业务员销售员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之道。万一产品不符合客户需要,也要勇于承认。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因此自以为是,往往会有四种“自传式回应”的倾向: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
这些都是经常影响亲子关系的障碍。
青少年与朋友讲电话可以扯上一两个小时,跟父母却无话可说,或者把家当成吃饭睡觉的旅馆。为什么呢?如果父母只知道训斥与批评,不懂得倾听和理解,孩子怎么肯向父母吐露真言?
每个人的感知会非常不同,而且从小便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所当然地认定某些事实,当别人不这么认为时,就会质疑他人的性格或者精神状态。
我们在婚姻、工作以及公共服务中要学会求同存异。要跳出个人感知局限的范围,以便顺利沟通、共同合作、实现共赢。
知彼解己是双赢的第一步。
心情不好的时候最需要善解人意的好听众。如果你能适时扮演这种角色,将会惊讶对方毫无保留的程度。
但前提是,你必须真心诚意地为对方着想,不存私心。有时甚至不必形诸言语,仅仅一份心意就足以感动对方。
这种倾听方式起初确实太耗费时间,可一旦进入状况,就会如鱼得水。正如医生不能托词太忙就不经诊断而下处方,沟通也需要投资时间。
人人都渴望知音,所以这方面的投资绝对值得。它能使你掌握真正的症结,大大增加情感账户的储蓄。
首先是理解别人,然后是获得别人的理解。
双赢需要熟练地掌握勇气和关心,关心可以理解别人的需求,勇气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
古希腊人有一种很经典的哲学观点,即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
品德是指你的可信度,人们对你诚信和能力的认可;感情是指移情能力,说明你通过交流可以迅速理解他人的情感;理性是你的逻辑能力,即合理表达自己的能力。
多数人习惯直接用左脑逻辑表达自己,意图说服别人,却从来没把品德第一、感情第二放在心上。
你在理解别人思路和担忧的前提下清晰、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信度会大大增加。
表达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据对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你甚至会改变初衷,产生新的更好的见解。
如果你把精力都放在问题、分歧、环境、他人行为等关注圈上,你很快就会精疲力尽,而且收效甚微。
知彼解己位于个人影响圈的中心。你应该时刻想着先理解别人,这才是你力所能及的。
如果你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影响圈内,就能真正地、深入地去了解对方。
你会获得准确的信息,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核心,建立自己的情感账户,还能给对方提供有效合作所必需的“心理空气”。
你越是深入了解别人,就会越欣赏和尊重他们。触及对方的灵魂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下次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可以试着抛开自己的经验,尽力真正了解对方。就算他们不愿意向你吐露自己的问题,你也要感同身受。
你可以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受到的伤害,并作出回应——“你今天心情不好”。也许他们会沉默,但是没有关系,你已经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不要太过心急,要有耐心,要尊重对方。在你能够感同身受之前,人们一般不会主动向你吐露心声。
你要一直关注他们的行为,并表示理解。你应该睿智、敏感而又头脑清楚,并能够抛开个人经历。
从现在开始立刻付诸行动,不论在办公室或家中,敞开胸怀,凝神倾听。不要急功近利,即使短期内未获得回馈也绝不气馁。
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那么花时间了解对方将有益于今后的坦诚相待。
这样一来,很多困扰家庭和婚姻的问题都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没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即便有这样的机会,充足的情感账户储蓄也会让问题迎刃而解。
在问题出现之前,在评估和判断之前,在你表达个人观点之前,先理解别人,这是有效的相互依赖关系中最有用的习惯。
当我们真正做到深入了解彼此的时候,我们之间的分歧就不再是交流和进步的障碍,而是通往协同效应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