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完秋叶老师的这本书,觉得书中充满着智慧并且实用性很强的道理。对于一个即将开始大学生活并且渴望能够在大学尽可能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但又迷茫的我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秋叶老师的书中一共讲了七个方面的问题,于我而言,一直在摸索的定位力和渴望得到的挑战思维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秋叶老师关于定位力一共分了排除,串联,标签,平台四个方面来讲解。以我之见,这四者是一个依次递进的关系,其中排除我认为是我们大部分人会遇到但是很难考虑周全的一个方面,也是我们对于定位的一个最直接的理解。排除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我们需要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一个我们认为的最好的。在进行初步排除后我们需要联系天赋,兴趣,和未来趋势,金钱进行现在以作为定位力的基础。这让我想到了高一的文理分科。对当时的我而言,是兴趣与天赋让我选择了文科,虽然选择文科于我而言并不是错误的,但是无疑是不全面的。在这个科技引领潮流的时代,我缺乏了对未来趋势的考虑,也没有考虑叶老师说的离钱最近的地方。古人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远见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再次选择我还是同样的答案。
而串联我觉得是进行初步选择后关于所选方向的远见。我们需要考虑这一方向所需要的能力。叶老师逐渐成为ppt行业有声誉的人物的经历很令人佩服。他的这段经历很应合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在将某一能力学到一定程度时我们需要串联其他能力,而不是局限于此。不同能力是有相通之处的,而一个关于某一行业各项能力都出色的往往很成功。
标签让我想到了现在的娱乐圈,说起演技就想到周冬雨,说起搞笑就想沈腾,这不也是一种标签吗?这种标签让演员能够快速被选中。考验演技类的电影就会找周冬雨,搞笑类的喜剧综艺找沈腾。而要像成为某一行有名声的人也需要标签,就如电商的马云,互联网的马化腾,家电的董明珠。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有平台的支持能快速的扩大影响力,扩大标签。这有点类似于现在好多淘宝店铺在各大平台进行直播,利用去庞大的用户快速扩大自己品牌的影响力。这对于学习市场营销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值得学习的营销手段。
对于从小就缺乏挑战力的我来说,要克服的还有很多。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到重庆这么远的地方读大学的原因。因为我很想打破自己的舒适圈。所以我希望大学我能够作一个全新的自己。敢于尝试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弥补以前错过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