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原文】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题解】
孔子认为“仁”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不易达到,但可以从基本的刚、毅、木、讷这四种美好的品质做起。刚强就不会为欲望所动摇,坚毅就不会为困难和威势所屈服,质朴就会保持敦厚严谨的作风,言语谨慎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祸害。
【译文】
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慎言,具备了这四种品德的人便接近仁德了。”
//我的感想//
不学无以…
(找了度娘️
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
出自《朱子语类》
意思是人要是不学习,就不能获得他应当知道的知识,无法做他应当做到的行为。如果学了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则虽然知道道理,具有能力,但无法巩固熟悉,就无法自我稳定。即使实习了却不连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始终不能收到复习的功效。)
不学,不知道“刚毅木讷近仁”,不学不知道啥是“刚毅木讷”,不学不懂得怎么做到“刚毅木讷”,当然这些都“学”到了,还要经常刻意去练“习”。
开始我以为自己属于“讷”的行列。因为我就是不爱多说话,“不会”说话的呀。现在想想,我那只是“不会”说,也没有自信说,好容易鼓足勇气“说”了一次,过后想想,真是自己都觉着自己“无知”。
真正的“讷”是“慎言”,是对自己要说的话有思考,说自己可以说应该说的,而不仅仅是鼓足勇气把自己能说的说出来。
四二三,世界读书日。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