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没有早点读书学习49:孤独感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孤独感”,一种日益普遍且影响深远的心理现象。尽管有人身边不乏朋友,但仍可能饱受孤独困扰,内心深处的话语无处倾诉,手机通讯录翻遍却不知向谁拨打电话。孤独不仅带来痛苦,还可能增加26%的死亡风险,削弱免疫系统,加速个体的早逝。那么,如何帮助孤独者走出孤独?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ohn Cacioppo在其著作《孤独》中,通过长达20多年的研究,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孤独的本质、成因、恶性循环,以及缓解之道。
孤独:源于对有意义联结的渴望
心理学观点认为,孤独源于个体未能获得足够且令自己满意的社交联结,从而产生的一种不适情绪体验。人们对“满意”的定义因人而异,有的人追求深度交往,有的人则热衷于广泛社交。因此,相同环境下,人们的孤独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孤独并非简单的独处状态。独处可以是主动选择,源于对现有社交关系的满意,以及享受独自时光的宁静与创造力。相反,孤独是一种主观感受,源于个体实际拥有的联结与其内心渴望的联结之间的差距。即使身处人群,也可能因为某种渴望的联结缺失而感到孤独。
判断“独处”与“孤独”的关键在于情绪状态:孤独引发不安、痛苦与疲惫,而享受独处的人则感到平静甚至充满创意。
孤独的积极面:社交警示信号
尽管孤独带来诸多消极影响,但Cacioppo教授认为,它也具有一种生存价值,可视为一种有益的“社交疼痛”。孤独提醒我们社交联系的脆弱或即将破裂,促使我们关注并修复受损人际关系,或寻求新的社会联结。
陷入孤独的原因
高特异性身份与经历导致“格格不入”:拥有与众不同的身份或经历(如非异性恋者、经历过特殊困境的人)的个体,常感与周围人缺乏共鸣,认为他人无法理解自己。出于对攻击的恐惧,他们往往选择隐藏身份与经历,或在分享后仍无法找到相似经历者相互印证,加剧孤独感。
丧失引发孤独:无论是亲人离世、分手、离婚等负面事件,还是结婚、升职、异地求学等喜庆时刻,都可能导致个体失去原有的社交联结,如共同的生活习惯、回忆,甚至与“过去自己”的联结,由此产生孤独感。
缺乏深度、理解与支持的社交关系:一些孤独者身边并不缺乏人际关系,却因缺乏深度交流、理解与支持而感到孤独。他们可能有许多娱乐伙伴,却无人能深入理解内心;父母提供物质支持,却忽视情感需求;伴侣能共享日常,但在困难面前无法给予有效支持。
孤独的恶性循环:孤独滋生更多孤独
孤独者不仅面临社交匮乏,更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破坏关系的行为,陷入孤独的恶性循环。
不愿满足他人需求:孤独者能敏锐解读人际信号,但长期自身需求未被满足,导致他们不愿满足他人需求。然而,建立关系需要双方互惠,孤独者应克服单方面索取,尝试付出与关心他人。
对社交负面信号过于敏感:孤独改变大脑,使孤独者过度关注社交中的负面信息,易产生他人厌恶自己的误解,形成悲观社交态度,预期被他人拒绝。这可能导致孤独者回避社交,或以消极方式应对,进一步恶化关系。
社交技能不足:孤独者社交情境有限,缺乏锻炼社交技能的机会,即使能解读他人信号,也可能因回应不当而难以建立有效联结。
如何走出孤独?
-
轻松(EASE)联结四步骤:
a. 主动出击:孤独者需主动释放友善社交信号,如在书店与人分享书籍喜好。保持轻松心态,不急于建立深度关系,以微小积极互动提升社交自信。
b. 行动计划:合理规划社交生活,避免过度投入导致疲惫,确保留有个人时间和空间用于休息与恢复。
c. 筛选关系:从关注联结数量转向关注质量,识别并切断消耗性的负面关系,如试图操控他人情感者,转而关注有深度联结潜力的人。
d. 期望最好情况:面对交往挫折,保持积极视角,关注关系中的快乐时刻,善意解读对方行为,避免因一时困难而放弃可能深化的联结。
善用社交网络:正确使用社交网络可显著降低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将其作为建立真实联结的平台,真诚表达自我,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警惕将网络作为塑造虚假完美形象、吸引他人注意的工具,这只会加剧真实的自我被误解与排斥的感觉。
孤独并非难以启齿的秘密。尽管社会文化倾向于推崇理性与独立,贬低表达情感联结的需求,但承认孤独、寻求新的朋友并不意味着软弱或不酷。追求更好的链接与关系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需面对可能的心碎风险。选择付出何种代价、承担何种后果,是行使自由意志的前提。我们应在风险与风险之间做出选择,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今日电影推荐:《超脱》
豆瓣评分: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