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说法:每个人处理每一件事,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与什么样的事打交道,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扮演相应的角色,直到成为那个样子。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也将凝视你。
跟喜欢卖惨的人在一起,你也会不可避免地被一起同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类人,他们特别喜欢卖惨,好像全世界就属他最倒霉。和这样的人相处久了,你自身的能量就会被消耗殆尽。
如果你自觉能量不比菩萨,那么就不要轻易让“善于”卖惨的人接近自己。保护好你的能量场,因为他影响着你将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事,好的能量场将改变人的一生的命运走向。
如果你总是“留恋”垃圾堆
迟早也会变成其中一员
有段话说得很好:“经常在你面前卖惨的人,都是想拉你下水的人。让你也陷入泥沼痛苦不堪,这样他的心里才会平衡。”
美国作家乔治·珍妮大学毕业后,在《纽约前锋报》当编辑。当时他和另一个同事租住在同一家公寓里。下班回到公寓,同事经常跑到乔治房间,跟他说,自己每天都被领导针对,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而且在报社薪水很低,根本没有办法满足日常开销。他讲得最多的是,父母都是农场的工人,在事业上不能给他任何帮助,他想在纽约立足很难。
乔治刚进入报社时,工作非常卖力。可同事自从摆烂以后,他不再努力工作,下班后就和同事一起喝得烂醉如泥。那年圣诞节,乔治回家探亲。看到父亲为了养家糊口,每天都在拼了命地工作,再想到自己每天烂醉如泥的样子,他突然很痛心。
虽然他出生在普通家庭,可父母已经竭尽所能给了他最好的生活。仔细想想,同事们大都很友好,报社的工作也是他热爱的。他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都是从遇到那个爱卖惨的同事开始的。回到纽约,乔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公寓搬了出来。
总把自己放在垃圾堆里的人,迟早自己也会变成垃圾。
情绪会像感冒一样传染
喜欢卖惨的人就是一个黑洞
美国洛杉矶大学教授加利·斯梅尔,有一个著名的“情绪传染实验”。他让一个笑容满面的人,和一个愁容苦脸的人共处一室,并观察两人的情绪变化。结果不到半个小时,这个笑容满面的人就变得愁眉苦脸起来。
斯梅尔因此得出一个实验结论:
人的不良情绪会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别人。
喜欢卖惨的人,就是在向你传递负面情绪。
李白,无疑是中国诗史上最具个人特色的诗人,豪迈的、是雄奇奔放的、同样也是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这是他的风格,他将自己的灵魂赋予在他的诗中。他的诗就如他的人,即自我又放恣,仿佛世间无一物可以束缚他的思想与浪漫,可能他的灵魄随着诗中的黄河,与天下众人一起同销万古的忧愁。
同样是年少成名,前辈孙权和后辈司马光都在仕途上都有显赫的功绩,可是五岁“诵六甲”的李白的仕途却是坎坷多舛呢?或许跟他喜欢动不动写诗抱怨,把所有的情绪毫无保留的宣泄有关,这也注定他无法在仕途上创出一片天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乐观而自信地向世人宣布:“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且“必”,这是对人生价值的肯定,这是自我意识的强化。至此,在一种貌似积极的充满浪漫气质的诗人形象里显示出了一种消极颓放的、怀才不遇而又真正渴望功名利禄的诗人。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仙境消失,梦境破灭,诗人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人生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还是骑着白鹿到名山去寻仙访道的好。从梦中醒来,一时难以接受现实,禁不住发出快乐短暂、时光无情、世事无常的悲叹。
作为李白的朋友既是幸事,也是不幸,幸运的是他满腹才华,不幸的是他满腔愤懑。很多时候,情绪会像感冒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你身边的人是什么情绪,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圈层突破》的作者黄启团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如果一个人能够温暖他人,使人感觉积极快乐,这样的人被称之为“发光体”。一个人只给别人传送负面情绪,就会使人能量丧失,这样的人被称为“黑洞”。
喜欢卖惨的人,就像是一个黑洞。靠近黑洞,你就会变得沮丧,即使你是正向积极的人,也会渐渐充满负面情绪。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
善筑者先清其旧基
生活从来不是只管埋头往前走,而是还要懂得适时停下来去回头看、去学会自我修剪。清一清心灵的垃圾,让滋生的欲望、傲气、愤怒与烦恼通通消散。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刷新和丰盈自己,去抵达更广阔的世界。
哲学家尼采曾偶然看到园艺师在整理花草树木时,不断将多余的树叶剪掉。他发现,修剪后的花草反而得到了更多阳光照耀,更加能健康发育、茁壮成长。由此,他提出:“我们也可以如同园艺师一样修剪自己”。将无节制的情感、愤怒、欲望剪掉,自己才能像树木一样焕发生机、旺盛生长。
“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频频受挫,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被身上的坏情绪和习气所影响。真正有远见的人,往往会摒弃影响能量的情绪和杂念,以更好的状态不断向前拼搏和成长。适时的修理身边不合时宜的事物和情绪,是为自身赋能,也是余生最好活法。
《断舍离》中写道:
“如果一个人总是激发你的焦躁情绪,而自己又无法改变时,也许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些带给你负能量的人,如果你不能让他们闭嘴的话,远离便是最明智的选择。
写在最后
知乎上高赞问题:为什么卖惨的人,都不值得被同情?有个回答是这样写的:
“因为他们抓住了我们把柄,那就是我们的善良和同理心。一个人的善良和同情心不该被利用,更不该被欺骗。”
“喜欢卖惨的人,外表可怜兮兮,实则内心凉薄又冷漠。我们非但救不了一个满身戾气的人,如果内力不够反而会遭到反噬。”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会对我们的善良投桃报李。没有底线的善良,只会把对方喂成吞噬我们的仇人。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