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怎么的翻来覆去睡不着,便到图书馆去拿了几本书看,《伤寒杂病论》,高数,健康评估,管理学,刚翻了几页,《伤寒杂病论》里那些奇奇怪怪的药方汤剂就让我开始犯困,不一会眼皮开始沉重,几秒钟之后,我整个人一放松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战争引发的疾病四处扩散蔓延,肆意侵蚀着人们的机体,对在战火中受伤的士兵尤为不利,站在被鲜血染红的汨罗江边,我看到一位老人拿着医药箱对着一位躺在河岸边的年轻小伙又是检查又是诊脉,我带着好奇走了过去,只见跪在小伙身上痛哭的妇人一口一个喊着张大夫,恳求一定要救她的儿子。
等等,这里是东汉末年,在这儿里为数不多的名医岂不是张仲景先生,我想起刚看得一本书上面的画像就跟眼前这个老人一模一样,想来他就是吧,没想到在这儿居然碰到这样德高望重的明星人物,还真是三生有幸啊,我要不要上前打声招呼,算了,先看看再说,先生在救人,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便自觉退到一旁 ,静静观摩。
“大夫,我儿现在被瘟疫感染,高烧不断,现在已经不省人事了,你看能不能救救他!”
大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跪在张仲景先生面前哀求,她哭得双眼红肿,说话的气息也比较微弱,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始终无法提起精神。
“你先别担心,这样吧,你把他翻过来,我为他检查检查。”张仲景先生对大娘安慰着,之后大娘也很配合的照着他的话去做,几分钟就完成了检查,张仲景先生又拿出纸笔墨写了药方给大娘并加以叮嘱:“你儿子得的是伤寒病,配以如此药方,不久后他的病就会好转。”
“谢谢大夫,我儿的性命全靠此了,我这就去为他抓药。”大娘向张仲景先生拜了几拜,然后把躺在地上的小伙抬上推车,见状我也帮着抬了下,不得不说,那是真的沉,我一个小姑娘抬得动那已经是奇迹了。
待大娘走后,我开始靠近他,惊喜又怯怯的问了一句:“请问您是张仲景大夫吗?”
“是啊,小姑娘,看你的穿着不像是这里的人,你找老夫有什么事吗?张仲景先生捋了捋胡子上下打量着我,他也很疑惑。
“是这样的先生,我确实不是你们这里人,但是我很仰慕您的大名,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着您学习,帮您打打下手之类的?”
“刚刚在旁边站了好一阵了吧,看你是个小姑娘,又这么热心求学的份上,暂且就跟着我吧。”张仲景先生点头应允。
“先生,那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我俯身求教。
“有什么疑惑尽管说出来吧,老夫知道的,一定会回答你的问题。”他看着我十分期待的看我想要问出什么问题。
“先生您是怎么判断出他有伤寒的呢,您刚检查用了不到十分钟,这么迅速,用的什么方法?”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老夫刚刚采用出触诊法和视诊法得出他全身发热,手心发汗,腹部有硬块,所以得出结论。”张仲景先生条条有理的回应道。
“那先生应该用什么药方解决,能不能给你小辈详细说说?”我又问。
“我在周围走了一遭,救治的病人大多数身冒冷汗,腹痛筋急,四肢发凉,皮肤干枯,眼睛凹陷,病来急骤,病乱剧烈,应该是祸乱的症状表现,应服用五苓散、理中丸对症入药。”先生现身说法,讲得一丝不落,很详细的分析了当时的情况。
“谢谢先生的讲解,先生,那接下来我们去哪里,外面的形势不容乐观,先生还是少在外面走动的好。”我下意识的建议。
“现在来说,情况确实很严峻,我们先在这汨罗江边搭起草庐,以方便病人前来就诊,小姑娘给老夫搭把手,有什么不懂的就问,知道了吗?”先生对我叮嘱道。
“嗯, 知道了。”
我们和几个当地的村民在周围的荒地上割来
茅草,又借着村民家中的圆木在江边搭起一个临时诊所,忙了几天一座能容纳四五个人的小茅草房完成了,我们既欣慰又兴奋,这一切的劳动都只为了接纳救济更多在此次瘟疫中得病的人。
房子刚搭好不久就有病人前来问诊,一位中年男子被人搀扶进来,腹部膨胀如皮球,面色泛黄,精神皮乏,语声低微,先生替他诊了一会儿脉,用手按其腹部得出结论:“你患的是鼓胀病,疫情来袭,营养不良,饮食不洁所致,为气滞湿阻证,你按我开的药,每日服三次,每次三分,等药物悉数用完你就可自由行走,无大碍了。”
“谢谢大夫,张大夫的大恩大德来日定当报答。”中年男子身旁的兄弟感激的对着先生一阵道谢,之后又搀扶着患者走了。
“小姑娘,看我刚才的操作有没有学到什么啊,说说刚刚那位病人的病应该用什么药材,看看你在那边掌握的知识都用上没有?”先生对着我捋了把胡子乐呵呵的说。
“先生,您刚刚诊断出来的是鼓胀病,应根据气、血、水的偏盛,分别采用理气、活血、利水、攻逐之法,配台疏肝健脾,您刚刚判断的是气滞湿阻证,所以用柴胡疏肝散和胃苓汤相加减对不对?”我有点兴奋,这道题好像练习册上有,而且还做过了。
“小姑娘进步真大,想不到才短短几天时间脑袋就能储藏这么多知识了,孺子可教也!”
先生听着我的解释很是惊奇,他也没有想到我会了解这么多关于中药的知识,随后从他的医药箱子里掏出一本书交给我:“小姑娘,既然你这么勤奋好学,这几日待在我这里又帮了我不少忙,这样吧,我送你本书,它是我根据这些年来治病救人总结的经验写出来的,它里边涵盖了很多病例及治疗方案,我希望以后会对你有用。”
“先生,这,太贵重了,不过您放心,我回去以后一定好好学,日后一定会像您一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我拿着书点点头,把它揣进自己怀里,前辈的书那一定很珍贵吧。
“哈哈哈,好,这才是小姑娘应有的模样,有志气,千万不要忘了好好学习!”先生欣慰一笑,用手抚了抚我的肩对我叮嘱道,接着所发生的一切都不见了踪影,就像走进了一片无边际的荒野没有尽头,突感眼前一道白光晃得刺眼,我慢慢睁开眼,窗帘透进来的一缕阳光让我清醒如初,原来这一切都是梦,我哪也没去,什么也没做,但怎么那么真实,让我差点以为自己真的见到东汉大明星张仲景先生了。
“同学,图书馆闭馆时间到了,你明天再来吧,我们要开始进行清洁工作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拿着拖把在我面前温柔提醒着,之后她就开始拖地。
“哦,好的,我收拾收拾就走。”我拿起还未翻阅完的《伤寒杂病论》和几本随便抽出来的书放回书架,背起书包出了图书馆。
话说张仲景先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这治病救人的功夫应当比其他的宫庭太医技术要好,医术要更高明,不管那个梦到底是不是真的,我都应该要去好好了解了解中医药学这门学科,最起码,我对它还是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