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个懂家教的好家长》
作者:赵石屏(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家庭教育专家)
核心观点:家长需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理解儿童成长规律,“懂”是教育的前提。
启示: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育儿知识,避免凭经验教育;重视自我反思,调整教育方式。
金句:
> “不懂家教,爱就是一把伤人的刀。”
> “家长的眼界,是孩子的起跑线。”
> “教育孩子,不是修正他,而是理解他。”
2. 《读懂孩子》
作者: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
核心观点**:基于发展心理学解析孩子行为动机,反对成人视角误读,强调“理解是教育基础”。
启示:尊重儿童发展规律;通过观察行为读懂真实需求,而非纠正表面问题。
金句:
> “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才能真正读懂童心。”
> “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是未被听见的求救信号。”
> “成长没有标准答案,但有科学规律。”
3. 《善解童贞》
作者:胡萍(儿童性教育专家)
核心观点:性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科学引导孩子建立健康性观念。
启示:用自然态度回应性好奇;教会孩子身体自主权与尊重他人边界。
金句:
> “你越坦然,孩子越健康;你越遮掩,孩子越好奇。”
> “性教育不是教孩子做什么,而是教孩子尊重生命。”
> “保护孩子,从教会他大声说‘这是我的身体’开始。”
4. 《儿童技能教养法》
作者:本·富尔曼 Ben Furman(芬兰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
核心观点:将行为问题转化为“待学习技能”,通过正向激励帮助孩子掌握能力。
启示:用“技能学习”替代问题矫正;善用家庭合作与庆祝进步激发主动性。
金句:
> “孩子不是有问题,而是缺少一项技能。”
> “把‘不要咬人’变成‘让我们学会用嘴巴说话’。”
> “庆祝每一个小进步,技能在掌声中生长。”
5. 《别跟孩子对着干》
作者:关颖(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家庭社会学专家)
核心观点:亲子冲突源于权力争夺,家长需放弃控制,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启示:从“权威”转向“合作”;管理情绪,以身作则示范理性沟通。
金句:
> “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更重要。”
> “当你放下控制,教育才真正开始。”
“对抗是两败俱伤,合作是共同成长。”
6. 《心理抚养》
作者: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家)
核心观点:早期心理抚养(情感陪伴、性格培养、底线教育)是人格健康的基础。
启示:0-6岁投入高质量陪伴;通过生活细节培养性格与情商。
金句:
“心理抚养的空白,注定用一生悲剧偿还。”
“6岁前,父母的声音是孩子的‘心理免疫系统’。”
“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7. 《教育的魅力在生活》
作者: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核心观点:教育脱离生活即失去生命力,真实体验比说教更能培养核心能力。
启示:在生活中渗透教育(家务、社会实践);减少包办,让孩子在问题中学习。
金句:
> “书房里养不出抗挫力,泥土里才能长出生命力。”
> “说教是教育的通货膨胀,体验才是硬通货。”
> “放手让孩子去弄脏双手,胜过千万句‘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