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5期“复”专题活动】
有人曾问过爱因斯坦一个问题,
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什么?
爱因斯坦的回答是:复利。
是的,复利能让钱生出更多的钱,再有时间的加持,往往产生令人惊叹的结果。
金钱是有复利效应的,被称为第八大奇迹,那么其他领域也存在复利效应吗?
德鲁克在《成果管理》中写道:知识是人类特有的资源。书上没有知识,书上只有信息;知识是在特殊的工作和行动中,运用信息的能力。
知识不是你拥有多少本书,或是看过多少本书,而是你理解了书中的某些信息,并能用它们去指导你的生活。
在这个信息时代,可能最不缺的就是知识和信息。有了互联网这个利器,各种优质的知识唾手可得。可是,为什么很多人读完书等于白读?套用一句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知道了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看到就等于知道吗,就能指导自己的生活吗?不一定,举两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惨痛事例。
我从2016年就开始用印象笔记,断断续续收藏了不下几百篇书籍和文章。前段时间我读了李参的《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于是开始整理自己的印象笔记账户。我发现:我对里面有什么笔记简直一无所知,很多文章就像第一次和我见面的陌生人,虽然它们在这躺了很多年。
文章虽然我收藏了,但它们一直躺在笔记里吃灰,它们始终不是我的。这就是“存入越易,提取越难”吧。
我从小爱看闲书:小时候,经常窝在屋后仓库里看杂志;高中时,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还打着手电看厚厚的武侠小说;上班后,会自觉找各种专业书籍提升业务能力;甚至在和老公吵架后,或是忍不住想吐槽婆媳关系时,还会看狗血小说转移一下注意力。
2020年全民宅家时,想网购的书到不了,就基于自己的需求买了文石的护眼平板看电子书。文石平板屏幕大,能手写,用它看书更爽了。而且我想看的书大部分都能找到电子版,不用再关心快递能不能发了。被迫宅家那段日子除了必要的生活,基本上都在窝家看书。
我用它看了大概100多本书,也在书上勾画了自认为有启发的句子,句子旁写了感想。这些笔记应该算是我的一笔精神财富了吧。可没想到它们却遗失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用平板看书时,偶然看见有新版本了,就“手欠”点了升级系统。不知道哪出了问题,我的阅读记录都没有了!
我直接崩溃了!赶紧联系客服询问解决方法,却得到答复:恢复出厂设置或是寄回产品帮我检测哪出了问题。
恢复出厂设置那些记录也没有了,若是寄回产品,时间上我等不起。只能自认倒霉了,小概率事件被我碰上了。
但紧接着我发现一件更让我崩溃的事情:阅读笔记被清空了,我关于这些书的记忆仿佛也被清空了!我努力回想书中的细节,却绝望地发现大部分书我只记住书名了。我不禁自问: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如果说读了这些书没用吗?不是,有用。它们确实有效指导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工作上更有效率,比没读专业书前进步多了,工作能力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我渐渐从书中发现一些可以用于不同事情的同一套方法论,它们也让我生活更从容不迫些。我的进步自己能看到,但就是太慢了。时间和收获不成正比。
记得2020年在平板上又看了一遍《拆掉思维里的墙》和《跃迁》,觉得作者的想法太有见地了,令人耳目一新,并在书上写了很多感想。当时也看了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他们提出了我之前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怎样有效读书?于是,我读书时有意识把书中的知识和自己以往生活经验相连接,能想通一些事物之间的关联,隐隐看到一个新世界在招手,但我还差一点抓到它。
笔记没了,当我再回想《跃迁》时,我就记住书名了。痛定思痛,思考带来反思,实践才得真知。
读了很多书并不意味着你掌握了多少知识。那些让你拍案叫绝的想法可能只让我当时惊艳了一下,但如果我不会妥善保存下来我的灵感,进而去运用的生活中去,终归只是昙花一现。怎样打通读书与运用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
一是打造好个人的第二大脑。
我目前在读《打造第二大脑》,书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美国记者、作家和电影制片人塞巴斯蒂安·荣格尔曾就“文思易断”这一话题表示:“其实并不是我的头脑短路了,而是之前没有做足功课,导致写作的动力和知识储备一时告急。一言以蔽之,不是我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而是我的知识库根本就空空如也。”
我对此非常认同。写作通常从哪开始的呢?我以前都是面对空白的文档头脑空空、绞尽脑汁,要不就是去网络上“参考”。前几天我接到一篇征文任务,要在两天内完成一篇三千字左右的征文,时间紧任务重,但这次我惊喜地发现:我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而是先是在素材库里调取我之前写过的、积累的和本次主题相关的素材,然后根据内容增删修改,调整次序,再加上合适的开头结尾和过渡语言,一篇文章的内容就大概出来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再进行微调。自从我开始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脑”后,我的写作行为改变了,写作不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自如调取”乐高积木“搭建新作品。
头脑的价值在于创意而非记忆。打造好自己的“第二大脑”,就让自己拥有了源源不绝的素材库,素材在第二大脑里发酵、联结、创新,进而产生自己的作品。我的好几篇文章就生发于平时积累的素材库中。
二是要明确目标,做好有效读书。
所谓有效读书,不是看了多少书,勾画了多少金句,做了多少读书笔记,而是把书里的知识和自己实际经验相联系,并能指导行动。我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读书时只用脑子想想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联,却懒得动笔写心得体会、经验联结,生怕一写东西就耽误读书的进度,导致只留下些许知识碎片散落在书里,远远构不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读书时不应追求速度,而要放慢速度。不仅摘记名言,而是写启发与过去经验怎样结合。
古典老师提倡的方法是读书时写知识卡片。一张知识卡片包括:原文、概念转述、个人体验、行动指南。这样的四部分不仅帮我们摘抄原文、理清概念,更能帮我们和个人自身经验相连,指导今后的行动。随着积累的读书卡片越来越多,这样就跳出了一本书的限制,标签和知识卡片就能帮我们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库。
我在知识应用上犯过的错误、掉过的坑不见得是件坏事,它是在提醒我不破不立。“清空”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促使人反思自我,清的是低效率的行为方式,却带来新的思考和践行。我现在正在着手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打造第二大脑,并已初步尝到甜头,相信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完善,知识会在第二大脑里发挥神奇的复利效应,给我的生活和事业带来巨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