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学的方法总叙
黄侃先生说:“语言文字之学,为各种学问之预备(各种学问者,汉学之各种学问)。由小学入经,出经入史,期以十年,必可成就”黄先生的恩师章太炎乃著名国学大师,也曾说:“所谓‘识字’,就是通小学的意思。”章黄学派一脉相承,二人亦成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可见现在研读古书,非通小学而无从下手。小学在古时,原不过是小学生识字的书,但到了现代,虽研究到六、七十岁,还有不能尽通的。何以古易今难至于如此呢?这应该是语言变迁的缘故。小学,是可以作为学问专门研究的,但我们这里所说的“通小学”却和专门研究不同,略通而已,旨在帮助研读古文之用。
《尚书》中《盘庚》、《洛诰》,在当时不过一种告示,现在我们读了,觉得“佶屈聱牙”。《汉书艺文志》说:“《尚书》直言也”,《汉书艺文志》又说:“读《尚书》应用《尔雅》”。《尔雅》就是最古的字典,案《大戴礼记孔子三朝记》称:“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则《尔雅》之来远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关于《尔雅》有这样的描述:“然释五经者,不及十之三四,更非专为五经作”,可见《尔雅》主要为解经而作,且后人不断补充其内容。
太炎先生认为,读唐以前的书,大概都非略通些小学,不能读懂、读透。宋以后的文章和现在差不多,我们基本完全能了解了。据他说,宋朱熹一生研究《五经》、《四子》诸书,连寝食都不离,可是纠缠一世,仍有不明白处,实在,他在小学上没下功夫。《尚书》现代通行本共有五十八篇,其中有二十五篇都是晋代梅颐所造之伪书,这伪书朱熹就已经怀疑,但未曾寻出确证,直到清代,才明白地考据而出,清代小学一门所发见的新境域,着实不少!
清代朴学一派所成就的新高度,也着实令后学仰止。即便如此,对于清代著名学派桐城派,太炎先生这样评价:“桐城派对于小学的研究总有其限度,所以他们对于古书中不能明白的字,便不引用,这似乎是消极的免除笑柄的办法,事实上总行不通。”
先秦文学自是较难读懂,三国以下的文章,能读懂十之八九亦是不易,其不能明了处,须借助小学。唐诗我们多半能欣赏,但唐代杜甫之长律,即使如韩昌黎、柳子厚(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的文章,虽已明白晓畅,却也有不能了解的地方。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汉语史的宝贵材料,都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都比其他文类更能反映当时之口语状况。当下的时代诗歌未央,可惜极少人能领略和感受这些文字中的“韵律美”和“声动性”,究其原因乃不辨字音、不通音律,所以说:看古书读古文,都应该先学小学,不然如屋外兜圈,读书百遍其义未见。
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者,象形、指示、会意、形声、专注、假借是也。古小学所教,不过六书之类。而宋人往往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小学。案《大戴礼记保博篇》:“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15岁左右)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小艺”指文字而言,“小节”指洒扫应对进退而言。大艺即《诗》、《书》、《礼》、《乐》,大节乃大学之道也。由是言之,小学宜以小艺、小节而称之。
保氏所教“六书”,即文字之学。“九数”则《汉书律历志》所云:“数者,一十百千万”是也。学习书数,宜于龆龀(指孩童、垂髫换齿之时);至于射御,非体力稍强不能习。汉儒以《六经》(包括《诗经》、《书经》、《礼经》、《易经》、《乐经》、《春秋》)为六艺,《保氏》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六经者,大艺也;礼、乐、射、御、书、数者,小艺也。
小学之属类,《汉志》以《弟子职》附《孝经》,而《史籀》等十家四十五篇列为小学(《史籀篇》,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隋志》增以金石刻文(钟鼎文字之学、石鼓文字之学)。《唐志》增以书法、书品。自朱子作《小学》以配《大学》,赵希弁又以《弟子职》之类并入小学,以《蒙求》、《仓颉篇》(是我国古代继《史籀篇》之后的又一部启蒙识字课本)、《急就章》(西汉时儿童启蒙读物)、周兴嗣之《千字文》)之类相参并列,而小学益多歧矣。考订源流,惟《汉志》根据经义,要为近古,故《四库全书总目》小学类惟以《尔雅》以下编为训诂,《说文》以下编为字书,《广韵》以下编为韵书,是正文字之小学,括形声义三者而其义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