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2 碎片化时代的碎碎念~做时间的主人😙

很多事情不得不做;
很多事情想做但从未去做;很多事情做了但坚持不下来;
总感觉自己很忙碌,但想不起来到底干了什么;大量的时间被他人占用,刺下的时间被自己浪费;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缺乏锻炼,没空学习做事效率低,生活不规律;
一堆臭毛病想改改不掉,别人身上的好习惯想学做不到;
你是不是已经躺枪?


【发现自己的高效时间段】

❇️人不是总高效,也不会总拖延。一天当中人总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问题不在于状态不好时怎么办?而在于状态好的时候是否真正利用起来并高效工作了。关注积极面,对自己好一点,发现你自己的高效时间段是正解。比如,这个时间段内干扰较多,不适合做需要深度思考和高效产出的事情。

❇️想要专注高效的进行工作产出时,我们可以把手机调静音,让我们的座椅更舒适,提前准备好加餐的食品,把其他各种零食统统藏起来,喷点精油让屋子里的气味闻起来更宜人。

❇️不能把一个时间段安排得太满,而是要八分饱,这样才能做到轻松地把这一时间段的事情,在这一时间段搞定,不然就会陷入事情没做完导致的各种纠结里了。

❇️状态很重要,不同的时间段人的状态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切换状态,可以用一些仪式性的动作来完成它标志着上一个时间段结束,新的时间段开始。比如我10:00开始写作前,都要泡上一杯茶,这也是个仪式,让我享受新开始。仪式,其实就是在帮你划清界线。

大约每隔4小时人就会迎来一次低潮,这就是该休息的时候了。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00之间,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者参加有意义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高效小妙招】

❤️给那些你希望“戒掉”的事情设置障碍,会降低他们对你的诱惑,比如喜欢看手机的小伙伴,可以把手机设置成静音,并且放在离自己比较远的地方。

❤️按照专家们的推荐,基本上要在睡前1.5到2小时洗澡,这样对两小时后的睡眠最有促进效果,也就是说睡前程序开始于你期望的睡觉时间的两小时前,比如你期望11:00上床睡觉,那么9:00就应该去洗澡。

洗澡后就要进入没劲儿,但充实的晚间时间段了,和家人朋友交流,听音乐,读书,冥想打坐,适度运动,总之是那些让你放松,且不亢奋的事情。

❤️所有碎片清单中的事情可以归纳为:不做,以后做,现在做,排期做,找人做以及怎么做六种。

❤️困难的任务做久了,累了,就抽空搞定两个简单的小任务,增加点成就感,休息休息再去完成重要任务,所以做计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搭配。

按照事情的紧急重要程度,可分为A B C三类。

A 这些任务是你今天要做完的,优先级最高。
B 这些也要很好地完成,但如果你今天没完成可以改天完成。
C 这些任务往往没有紧迫感,优先级最低,但有时间时也得完成。


【小试牛刀】

☪️手机要放远,并调至无声;电脑不要开可能让你遭到骚扰的软件,无关的图标尽量藏起来;零食不要放在眼前,办公桌要整齐。总之眼里静,耳里清,心里宁。

☪️一旦意识到自己要走神,就应当立刻跳出当前的状态去干点别的,也就是放空。

☪️不做某事,就要找到一个更为积极的行为去替代,比如你要坚持的是读书,而不是坚持不看手机,因为不看手机你根本坚持不住。

☪️遇到问题时的积极思维:第一,我现在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二,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哪种我更希望选择?第三,我要降低,消除或接受这个解决方案所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第四,我已选定该解决方案,下一步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要时刻提醒自己,你是在练习一项技能,无法接受失误,导致的破罐破摔是你思维中埋藏的最大炸弹。

☪️寻找好习惯之间的触发器,比如每次上完厕所冲掉马桶后,就立刻做几个蹲起。

☪️购置物品的原则是增加趣味和便捷度,而不是顶级,昂贵和流行。

☪️在完成紧张的工作前,可以先让自己静下来,比如冥想10分钟,让自己放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