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讲解得头头是道,但面对学生的行为问题时却束手无策。
他们或许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则是班主任或学校的责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一个老师应该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既要能够传授知识,又要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玫瑰][玫瑰][玫瑰]
如果遇到课堂管理难题,科任老师直接甩锅给班主任,把育人的职责推到班主任这里,这是一种悲哀。
就像马艳新老师说的这样,需要既育人,又教书。当然这需要深度学习
面对孩子的频频“试错”,仅有“容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及时的“化错”。
负责任而聪明的老师,在面对孩子的“犯错”时,会从中看到教育的“良机”,这就是“化错”。比如课堂教学,当老师“火眼金睛”地洞见学生中的“错误”是如何产生时,就会借机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出错”,从而揭示“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
比如行为习惯教育,老师首先会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错误,从而产生反省和懊悔之心,然后,让孩子懂得对自己的错误“独自负责”,学会如何弥补和善后,并指导学生去实践。
这样,“小过失”可以变成生动的“大课堂”和“大成长”。[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