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通常是对被抛弃的恐惧。所以既过度依恋对方、迎合对方,同时又有着对失去关系的担忧。
渴望亲密关系,又担心失去。太在意别人,从而失去自我,在其间来回横跳的矛盾心理,正是焦虑型依恋人格的真实写照。
根源:焦虑型依恋人格的形成,大多是小时候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回应不够及时、有效,没有稳定的回应方式,所以长期处于被忽视或被抛弃的恐惧中。
为了持续不断地获得长辈的回应,会通过过度反应来博取关注。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某些标新立异的事情,去吸引他们的注意。
二,迎合长辈的需求,根据他们的态度决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比如,父母在自己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时表扬自己,为了父母的表扬,会努力好好学习。当察觉到父母忽视了自己时,会围绕他们看重的学业进行某些改变,以期再次获得注意。
这种依恋模式会作为童年阴影的一部分,一直伴随我们长大,从而对成年后的交往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过去,已成既定事实,但现在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可以由自己创造。
如何摆脱自己的焦虑感,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式?
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察觉情绪后的真实意图:在亲密关系中,焦虑型依恋人格很容易患得患失,很会感受,且很会表达自己,即宣泄自己的情绪。
当出现了问题,自己想要哭闹、发火时,压下情绪,先自省,反思自己的行为本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绪?自己内心在担忧什么?将要表露出来的情绪,到底是理性思考后的结果,还是潜意识存在的焦虑在促使自己表达对关爱的需求。
外援:和伴侣积极沟通,两人约定特定行为。和ta来一场深层次的探讨,袒露自己内心,讲述自己焦虑型依恋出现的原因。和ta反馈ta的反馈,即当前ta回应你的方式,让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会导致你的情绪上的什么反应。郑州缘来
当自己消极情绪出现时,及时给伴侣说明,ta知道你的情绪不好,改变自己敷衍的态度,鼓励你调整心态。
稳定的外部接收环境:多和安全型依恋人格接触,尽量待在可以稳定输入、接纳的地方,从而在外部环境中减少触发焦虑的因素。
和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多相处、多交流,重新积累安全、真实的人际体验。
接纳自己:提升自主感、自信心,相信自己值得,自己有能力获得想要的,现有的不会失去,而未来得到的会越来越多。
建立健康的自我评价,不再围绕别人,不再以他人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找回真实的自我。
愿你做回真实的自己,愿你拥有健康、良好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