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不断有人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会倾听的人。
书上说,懂的倾听的人才会有好朋友。书上说,懂的倾听的人,会很认真的听、适时回应、温柔劝导。书上说,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于是,我不断尝试倾听。
十七八岁,听玩伴儿说学习有多难、她喜欢的那个男生有多帅、她为什么和那个女孩绝交了。
二十岁,听那个并不讨厌的男生讲他的恋爱史,讲他曾经多么优秀,听他多情的歌声和那段我没参与过的人生。
二十五岁,听闺蜜抱怨结婚是件多么伤心伤神的事情,听她说职场有多么的黑暗,公司是怎样一个复杂的地方。
我一直想让自己变成一个受欢迎的倾听者,不论朋友什么时候想说,我都尽量认真听,慢慢劝,充当知心姐姐的角色。可是,猛然有一天却惊讶发现,我已丧失了倾诉的能力。
也许,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学会过。
书里没有告诉我,越长大越孤独,越长大就会有越多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心事和顾虑,越长大就越难对旁人坦白自己的脆弱和心酸。
感觉到委屈愤懑的时候,感觉到孤独寂寞的时候,感觉到挫败恐惧的时候,甚至在感觉到窃喜的瞬间,竟然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将这种感觉详细描述出来。
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似乎,就是从第一次失恋的时候开始的吧。
那是一段在很多人眼里根本就算不上恋爱的初恋,在现实中什么都没留下就苍白的结束了。那个时候寄出去的快递单据还躺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还有那个时候写下的日记和往来的邮件,只剩下这一点点证明它曾经存在。
然而,在那个年纪,这件小事就能天塌地陷,悲伤到不能自拔。
有人的方式是喝酒、熬夜、唱歌或者开始另一段感情。他们似乎都能够坦然接受一段感情的结束和另一段感情的开始。可我却选择了流泪、沉默、看悬疑恐怖小说来封闭自己,麻痹神经,还和最亲密的闺蜜也渐行渐远。
也许就是从那以后,我丧失了倾诉的能力。再也没有和谁开诚布公,面对面真实而犀利的剖析自己,讲述内心最真实的情绪了。
久而久之,我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只会听的人。
我翻遍了电话簿,却不知道应该和谁诉说最近的烦心事;偶尔想到一个人,兴冲冲说了几句以后。他的反应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也瞬间没有了继续说下去的动力。
是啊,没有人有义务一定要听你说、理解你、安慰你。现在大家都那么忙,有谁有那个时间和心情听你矫情的伤春悲秋呢?
更何况连你自己都不知情绪从何而起,又让旁人如何理解呢?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倾诉比倾听更难。
偶尔,人来了,气氛到了,情绪也到了,心脏在扑通扑通重重敲击心房,压缩腹腔内的血液和空气,紧张的如同第一次面试,可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仿佛在那一瞬间忘记了所有的词汇,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于是最后全部都变成了3个字:没什么。
于是,我下载了陌陌、抱抱、秘密等一切可以和现实割裂的社交软件,换上一个根本就不会和自己有联想的马甲,在憋屈和无聊的时候,在这个自以为安全的地方吐槽,让真实的情绪有一个小小的出口,然后从这些素不相识的人的评论中,找到安慰和理解,满足小小的虚荣心,给自己一种并非独自一人的错觉。
可是,午夜梦回,我还是想有那么一个人,能够一直陪伴,告诉我,该怎么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