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晚和大妞坐火车到哈尔滨,初一早上在奔往机场的大巴上,我忍不住唠叨到“我妈怎么就不会问问我到哪儿了,上车没有……”
我妈妈瘦削到皮包骨头,巴掌大的小脸都是深深的皱纹。眼睛炯炯有神,丝毫没有糊涂的迹象。
我做了很多思想准备,还是觉得妈妈太瘦了。
一代又一代人,终究会有的结局,又何必太过感慨。我也终将一样。
今早我在和面,我老姨和我视频。妈妈来到厨房,我说“你妹妹。”妈妈摆摆手,转身走了。我没有明白妈妈的意思。老姨问起我妈妈,我说“她睡觉呢,累了就睡一会儿…”
我来到妈妈卧室,问她怎么不和她妹妹说话。妈妈说,你姐不让,她不让我和她们说话,怕我激动。你要来,她和我说了好多次,劝我别激动,放宽心情……我笑了,我的心极为平静。
我远离妈妈的生活,没有想过她的心情,她的心思。
我说:妈妈你是陪伴和见证国家成长的一代人——妈妈49年出生——写信、发电报、共用电话、座机电话、手机、智能手机……妈,你啥都亲身经历过。
妈妈微笑点点头。说起在河南濮阳时,共用电话要1.5元一分钟,后来才便宜了。
妈妈,你种地、做售货员、退休、做小本生意……从黑龙江到内蒙古,再到河南,现在在山东,我生活过那么多地方,见过那么多景色……住过茅草房,住过砖房,住过楼房……你经历太丰富了。
是啊,有好多老人一辈子离开自己居住的地方,到大城市就是为了看病。很遗憾啊。
妈,有个老人写了好多书,她的第一本书叫《秋园》。她说,我要把我妈妈的事儿写出来,要不就没有人记得我妈妈了。这老人很苦,记得她好像有个瘫痪的弟弟,她照顾她弟弟很多年。她决定写书时,她已经六十岁了,她在厨房的炉灶旁写……妈你也可以写啊,我看你不是也记录东西吗——我指着她桌上的本子说。
妈妈说,那是她记录她每天学习了什么东西。
我妈妈写字很清秀,记录文字速度很快。
妈,那天我在视频上看到一段话,他说我们每个人被后人记得不会超过三代。比如我,我记得我姥爷那一代,你们这一代。大妞她们会记得你们这一代,而我姥爷那一代她只是听说,会从陈年晚事中学到一些东西,仅此而已了……
我靠近我妈妈,在她耳边低声说,你不记得了,那算命先生不早就说你能活到八十多了吗,你着啥急!——我不知道我为啥用“着急”这个词儿——那先生说的多准啊,然然没出生呢,人家就说我姐有两个孩子。说我不用你操心,我不缺钱花,说大妞命好……还说我爹来着,你记得吧?妈妈点点头。放心吧,你没事儿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