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006天
不是所有的咨询都是有效的,也不是所有的咨询都能解决问题。咨询,有时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是不是对的时机,来访者是否做好改变的准备,是否有强烈的动机...否则,即使明白了来龙去脉,知道怎样做可以让事情得到解决,也不太会去行动。
其次,“地利”,一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几何?!来访者的内在力量如何?有哪些能力和优势力量可以支撑他?有没有其他什么人愿意帮助和支持的?开启尝试行动的时候,顺利否?有无什么阻碍的人事物?阻碍的力度有多大?
再者,来访者是不是到了能够领悟的点。没有顿悟,没有觉醒,一个人的信念很难被动摇。会固守自己老一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所谓“道理都懂”,不是真正来自内心触动的醒悟,而是你说的我明白了、理解了——就像老师教学生做题目,讲解的时候学生听听觉得自己懂了,但没有自己深入跟随老师的节奏去思考,提笔就废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听就会,一用就废。
在咨询中,我们偶尔也会发现来访者看到了事情的不同面向后,情绪上虽然缓和了很多下来,但是内在的力量还是虚弱的,不足以支撑他去畅想愿景,谈及改变。
我们需要等待。越着急效果,反而没有效果。
在等待的过程中,赋能于来访者。看到那些闪着微弱之光的地方,发自内心地给予欣赏和肯定。一旦来访者的能量逐渐被拉升上来的时,她们就拥有了改变的动力与能量。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要忘记提醒来访者看到自己已经变化的部分。看到自己的差异与进步,这样来访者也会比较愿意“等待”,不会焦灼自己“为什么问题还是存在”,陷入沮丧和挫败之中。
同样,咨询师更需要稳住自己。不以一时的有效无效或问题解没解决来定义“好坏”、“行不行”。也许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次咨询,一场好的咨询对来访者和咨询师来说都是滋养,做糟糕了一场咨询却是一种检验,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那正是我们成为更棒咨询师的台阶和机遇啊!
哪一种,我都该好好感恩,感谢吧!带着这样的感恩和感谢,出发...